[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23:41

要听劝!近期出行这些地方要避开

“我们平时就要了解和熟悉到避险点最近最安全的路线,把握好黄金时间,村干部喊转移避险我们就要毫不犹豫行动起来。”9月23日,国庆、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由泸州市、县、镇组织的宣讲队走进大石镇避险点,与安置在此的58名避险群众开“坝坝会”,摆开安全应急常识、临灾处置经验“龙门阵”,发动群众做好防灾避险的“第一响应人”。
村民们为何转移到此,还得从2个多月前说起。今年7月24日6时左右,受强降雨影响,大石镇红洞桥村11组、12组发生滑坡险情,因预警发布及时、隐患巡查到位,当地提前组织56户117人成功避险。为此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大石镇避险点也被纳入全省6个加强转移避险点群众宣传试点县之一。
关键时刻的成功避险不仅有突发情况下的果断决策,也来自于日常久久为功的宣传“润化”。同时,泸州市认真落实省防灾减灾委关于加强转移避险点群众宣传工作的要求,瞄准“危险区域”,找准“重点人群”,开展“定向宣传”,制定“九个一”宣传机制,除印制宣传教育口袋书、推广宣传教育视频、成立防灾减灾宣传队等措施之外,在避险点开展“坝坝会”也是措施之一。

“春有冰雹夏干旱,秋雨绵绵冬寒潮。”来自气象部门的宣讲员以四季为序,将辖区气候特点总结成顺口溜,围绕冰雹、洪涝、滑坡等本地常见灾害,从时间特点、预报预警、防范措施、事后补救等多个角度开展气象安全知识的讲解,方便群众记忆学习。
在院坝会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防灾避险话题进行讨论,一名“听众”提出了疑问。
“小伙子,我想请问一下,有的时候,明明天上下小雨,但是镇村干部还是要组织我们转移,这是为啥子啊?等雨下大了再走也不迟呀?”
“老辈子,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给你举个例子,在23年的7月,上游古蔺那边下大雨,下游叙永这边下小雨。上游的大水通过河沟,流到叙永。叙永水尾河,水位暴涨,先后造成9栋房屋垮塌。所以如果等到雨下大了再转移,就来不及了。”
“哦哦哦,原来是这个道理,下回别个问到我,我都可以给人家讲清楚了。”听完宣讲员解释,老人频频点头。

见此情形,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的宣讲员趁热打铁说道,“避险转移要牢记两件事。一是发现山要垮、水要涨等危险情况,马上报告村社干部或者拨打119报警电话。二是气象台发布天气预警,村社组织转移时,不要犹豫、不要怀疑,立即转移。”并简易总结为:“发现问题就报告,听到通知就转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森林防火嘛关键就是不要带火源进山噻。”
“这个问题我知道,进山林嘛不能带打火机,不能吸烟噻。”
“正确,奖您一瓶洗发水。”大家不由自主的拍起“巴巴掌”。林竹和消防部门宣讲员边讲边示范,告诉大家什么是野外用火“十不准”、林边生产用火“六不烧”;灭火器“提、拔、握、压”使用技巧,及心肺复苏等常用急救技能。

坝坝会上,宣讲员讲得真切、教得应手,避险群众学得起劲、听得认真。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繁杂深奥得科普知识转化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群众语言,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任重道远,不在未来,就在当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听劝!近期出行这些地方要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