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路文博街区再添“新成员”
9月29日,作为“水韵江苏·南京长江路文博之夜”的主题活动之一,“江宁织造博物馆”与“江苏万事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南京万事利丝绸艺术馆同步开馆。此次签约标志着“江宁织造博物馆 × 万事利丝绸 × 文都云”三方数字化合作全面启动,共同在长江路上开启南京文博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本次合作聚焦“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旨在打造“博物馆+”与“丝绸+”新业态,推动南京文旅与文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万事利丝绸将依托其在人工智能设计、个性化定制、数字环保印染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江宁织造博物馆深厚的历史文化IP深度嫁接,同时联动馆内“大梦红楼”全场域行进式近景沉浸体验项目,构建长江路上“内容-体验-消费”一体化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三方签约:
从数字化文博体验到数字化文旅产品,构建数字文旅闭环
签约仪式上,万事利丝绸分别与江宁织造博物馆、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三方在数字内容共创、文旅产品开发、IP联动运营等方面达成深度协同。
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合作,将围绕“丝绸文化数字化表达”展开,将传统丝织技艺与AI人工智能设计、数字印花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让千年织造文明“活起来”。从今年十一国庆黄金周起,游客在感受“南京长江路文博之夜”系列活动的同时,到江宁织造博物馆即可体验“AIGC丝巾定制,5分钟速取”的全新文旅服务:只需在互动屏或小程序选择“南京文旅”主题模板,上传个人照片,AI系统即可将人物肖像与夫子庙、玄武湖等城市景观自然融合,生成独一无二的丝巾设计,现场打印制作,最快5分钟即可带走专属“南京礼物”。这一创新模式,让每一条丝巾都成为承载“一礼一故事”情感记忆的文化载体,推动文旅衍生品从“千篇一律”走向“千人千面”,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拥”。
与文都云的合作,则聚焦沉浸式文旅消费转化,将《红楼梦》文化元素与现代丝绸产品深度融合,打造“观演—互动—定制”的完整体验链条,让观众在“大梦红楼”的沉浸式剧场中,不仅能“走进故事”,更能“带走故事”。
新馆启幕:
360㎡艺术馆讲述中国丝绸的“国礼之路”
南京万事利丝绸艺术馆于当日正式开馆,选址江宁织造旧址上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沿街一楼,总面积360平方米,采用“艺术馆+展厅+体验空间”融合模式,系统呈现中国丝绸从《穆天子传》记载的三千年前第一份国礼,到新时代重大国际盛会中的“中国名片”的完整脉络。
科技赋能:
AIGC定制5分钟出丝巾,首发“南京城市数字文创项目”
活动现场,“万事利南京城市数字文创项目”正式发布,推出全国领先的“AIGC个性化文旅丝巾定制服务”。首次将AI技术与文旅消费场景深度结合,实现从丝巾设计到取走最快仅需5分钟的极致体验。该服务将在此艺术馆常态化呈现,消费者可现场体验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感受科技与文化的无缝融合。
与此同时,“南京城市伴手礼”系列也正式发布。该系列以“金陵印象”为主题,融合秦淮河、云锦纹样、梅花、绒花等南京城市符号,以及《红楼梦》中的经典元素,打造兼具艺术性、文化性与实用性的城市礼物,未来将在景区、文博场馆、商务礼赠等渠道广泛推广,成为丝绸文创南京记忆。
未来展望:
打造“科技丝绸”新标杆,塑造南京文化新名片
未来,万事利丝绸与江宁织造博物馆将持续拓展数字化合作边界,以“科技丝绸”为载体,以“文化特色”为灵魂,以“江宁织造”为根基,推动传统丝绸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转型。南京万事利丝绸艺术馆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南京文化、展示玄武形象的城市新窗口,助力南京建设“世界文学之都”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双重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