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不扫!推荐一万次这里,最爱的还是秋天!
国庆长假开始啦!先祝股东们节日快乐,国庆玩得开心~本来呢,我是很想给大家找些冷门的小城,但我们最近写的小县城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说实话很多看似小众的地方,碰上国庆也是人挤人。
所以我直接另辟蹊径,直接写不需要文旅宣传也是顶流的——上海。
其实上海我们真的写了不少,滑下去一看好多City walk,上海那些个梧桐下的小马路我们真的快写全了。
其实接下去的10月-12月中旬正是上海梧桐区最舒适的时间,气温合适,叶片由绿转黄,层层叠叠的树冠洒下斑驳光影。
而且像武康路、思南路、湖南路等46条景观道会还保留落叶,金黄的落叶与红砖墙、老洋房相映,随手拍都是“法式电影感”画面。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梧桐区,其实就是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为核心的区域。
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有明确认定的。
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由重庆南路、太仓路、黄陂南路、合肥路、重庆南路、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嘉善路、肇嘉浜路、天平路、广元路、华山路、江苏路、昭化东路、镇宁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为775公顷。
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衡复区故居的:头顶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上海,原来是真的!「链接」
但其实拥有老洋房、梧桐树的不只衡复,附近的愚园路、新华路、南京西路也都是老洋房住宅密集区域。
有一些“非游客式”的细节,真的需要反复去逛去走才能够触达的。这里的每棵树、每栋楼都承载着故事,是城市历史的“活档案”、是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不管你是第几次去上海,都很值得去这里转一转。
上海底蕴浓缩
聚集大量历史保护建筑、名人故居及百年梧桐,适合深度感受城市文脉。
武康路
“浓缩的建筑博物馆”
武康路说自己是上海网红第二,大概没人敢称第一。武康路作为上海“梧桐区”的灵魂街道,浓缩了百年海派风情。
不过很有趣的一点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网红地标武康大楼是不在武康路的,在淮海中路上。
最值得一逛的自然是可以进去参观的名人故居:宋庆龄故居、黄兴旧居、巴金故居、柯灵故居、张乐平故居。
武康路的烘焙和咖啡也是可圈可点的存在,不过这条路国庆估计人挤人。
陕西北路
“申城第一古董街”
陕西北路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街,我们却直到今年6月才第一次去,可想而知其非常低调。
但是陕西北路来头可不小,这里被称为“申城第一古董街”,2公里左右的马路可是串联起了21处历史建筑和17家中华老字号。
这里的荣宅、何东公馆、西摩别墅、平安大楼都是非常经典的花园洋房。
比如已经被PRADA买下的荣宅,复古透亮的彩色玻璃,图案纷繁的拼花地板……堪称一绝,现在定期会举办一些艺术展览。
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的早期代表作何东公馆,目前居民游客可以直接进入参观园林。而西摩别墅街角的朱丽叶阳台”雕塑墙则是陕西北路的必拍地标。
陕西北路:这条被Prada带火的小马路,简直卷出了宇宙「链接」
汾阳路
上海音乐学院所在地
汾阳路也是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道路之一,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百年历史建筑和音乐文化底蕴闻名。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就在这里。
要是真喜欢音乐,大家还可以把汾阳路、衡山路、宝庆路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音乐人文线路」。
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有六栋百年历史建筑(如音乐城堡、东方乐器博物馆),红砖与琉璃瓦交织的法式风格极具辨识度。
涉及到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上音歌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上海音乐会客厅都非常好拍。附近还有M+黑石音乐主题街区可以去打卡。
其中上海交响乐博物馆有“上海最难约的博物馆之一”的称号。每天仅开放80个名额,大家一定要提前预约哦~
汾阳路超小众!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藏在老洋房里的博物馆「链接」
思南路
百年历史建筑聚集
我对思南路的第一印象来源于《小时代》里提到过的思南公馆,作为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脉络”,它不算是喧嚣的网红打卡地,但真的给人一种“一脚踏进百年”的惊喜感。
pic/xjzrngxtqg4.jpg
这里的思南公馆、周公馆、孙中山故居,每一栋建筑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
比如占据半条街的思南公馆,51栋花园洋房囊括了法式、西班牙式、Art Deco等10种风格。
喜欢研究这些洋房设计的朋友一定别错过思南路。
pic/lml0jkdf1ar.jpg
新华路
“上海第一花园马路”
新华路原名“安和寺路”,曾为外籍侨民聚居区,因此这里的花园洋房特别多,听说是藏了101座风格各异的老洋房,还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之称。
pic/4mzfnhxv4nj.jpg
如果说把交大徐汇区作为起点,多数人都往衡复走去,而新华路则需要反方向走。
因为离热门的小马路有点距离,没啥游客,所以这条路有种不一样的安静松弛。里面的弄堂里的花园洋房设计各不相同,拍照挺好看的。
pic/n1jexbsrdoz.jpg
这里有安静的洋房咖啡、烟火气十足的美食餐厅,适合避开人群感受上海风情的朋友。
新华路去这条充满松弛感的“小马路”,慵懒地溜达一天才是正经事「链接」
pic/g5iqsh3otgl.jpg
pic/s1ohntye5yy.jpg
武夷路
长宁区的百年建筑秘境
武夷路和新华路类似,离衡复区不远,但是却安静很多,非常容易忽略。这里不是喧嚣的网红打卡地,但是却也藏着好多历史建筑。
pic/gypwtoxnpwe.jpg
这里的生活气息很浓郁,所以在我看来武夷路最动人的不是某栋“地标洋房”,而是那些活着的老细节。
pic/ohfdwdoqkvw.jpg
目前的武夷路正在发生着很不一样的变化,比如社区卫生中心改造过来的潮流地标武夷路mix320;从以前普通的农贸市场改造过来的「我家菜场」,现在则是集颜值+烟火气+数字便民化于一体的特色菜场。
我来这里也经常感叹“原来上海还有这样舒服的马路”。
武夷路:好看又好逛!这条百年小马路的玩法怕是本地人都不知道!「链接」
pic/m1f1jqp1bhy.jpg
年轻力与慢生活碰撞
网红店铺、独立设计师品牌、咖啡馆与艺术空间密集,适合打卡与慢逛。
巨富长
梧桐区的顶流小马路
如果说梧桐区有一个“潮流心脏”,那一定是“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这三条相互连通的小马路。
pic/cc5rekb0v5h.jpg
这里的店铺更新极快,上个月还是咖啡馆,这个月可能就变成了小众买手店或独立画廊,永远有新鲜感。
巨富长美食:人均50+拿下巨富长,这些高性价比小馆子也太绝了!「链接」
pic/btjgus1xsgm.jpg
永嘉路
松弛感小马路
永嘉路原本是叫“西爱咸斯路”,相比隔壁的武康路和安福路确实低调很多,但这里却好逛的不行!
这里是年轻人的聚集地之一,短短1.5公里聚集铁手咖啡、思远旧书店、Melt Season香氛店等文艺地标。
pic/drvlg2l4xuh.jpg
沿着一条路走到头,鳞次栉比很多网红咖啡厅,装修风格都还挺有特色的。
比如洋房咖啡馆“面包咖啡好天气”,里面招牌的海盐卷是需要现烤的!要是能抢到窗边的位置就可以坐一个下午。
pic/j5uowctgllq.jpg
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打卡的网绿大楼也在这边,导航永嘉路/太原路路口,就能看到了。
除此之外这条路上官方认证的老建筑层出不穷,“禽蛋大王”阮雯衷、罗玉君、孔祥熙、宋子文、宋霭龄、荣智勋、田汉等20多个名人曾居住在此,也留下了不少故居。
永嘉路:又挖到一条魔都宝藏小马路,随手一指都是亿元豪宅!「链接」
pic/pyipa4xe0xv.jpg
pic/lpcyxuk2igh.jpg
番禺路
松弛感小马路
番禺路这里原来是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的生活圈核心,孙科别墅、邬达克设计的海军俱乐部泳池(现活动展览空间)与茑屋书店上海首店都在这里。
pic/dkmc3fsp1yr.jpg
番禺路还有一个旧厂房里的文艺聚落——幸福里,原橡胶研究所改造的创意园区,200米长的步行街上聚集了30多家小店。
pic/rwwcn5tkmdx.jpg
pic/j12nm4iuxwx.jpg
然后中段还是烘焙爱好者的天堂,比如周休七日、小肉栗LittleRoLi、团子tuanzi等。
番禺路:因为它,我爱上海的理由又多了一个!「链接」
pic/qv25k40qzyk.jpg
本地人日常生活缩影
这些特色小马路拥有传统菜市场、老字号小吃与社区商业密集,适合感受真实上海生活。
乌鲁木齐中路
“魔都最具松弛感马路”
既有经营30年的裁缝铺、粮油店,也有%Arabica、Fine系列餐厅等网红店,市井与精致无缝融合,感觉是最像“上海人家门口”的马路。
pic/rmuablpkt4q.jpg
pic/almcgxnn4uk.jpg
复古菜市场、小小水果摊、鲜花店、咖啡店、涮肉馆、Gelato店、设计师品牌……交错出现,时髦与烟火气的混搭风我太爱了。
早上的乌鲁木齐中路,是街坊们的“补给站”,很多阿姨叔叔在采购食材。
pic/kjw1wu1ayec.jpg
乌鲁木齐中路没有“必打卡清单”,只有“刚好遇见的舒服”——可能是清晨的一碗热豆浆,可能是午后的一杯手冲咖啡,也可能是傍晚烧腊的香味。
乌鲁木齐中路:在上海逛了三天,还是最爱这条小马路「链接」
pic/52r4tm3lgvk.jpg
定西路
长宁“夜宵江湖”
我愿称定西路为「藏在城区里的“生活补给线”」,白天是菜场、面馆的烟火,入夜就变身为飘着烤串香的夜宵江湖。
pic/msabgym3at0.jpg
这条街道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市井小街,平时感觉不起眼,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哈灵面馆、网红烧烤摊与大排档并存,从麻辣小龙虾到本帮炒粉,满足深夜味蕾。
pic/ttwgtl5xruf.jpg
pic/kjqc5u2tuzg.jpg
定西路从不用“打卡点”吸引人,却靠这份“不装腔、很实在”的烟火气,留住了人心。
白天来这儿吃碗热面、买把青菜,深夜来这儿嗦串、喝碗馄饨,它就像上海城里一个“温暖的小角落”。
定西路:在这条街上吃了三天,竟然没有一家踩雷!这条美食街,稳了!「链接」
pic/h4j5e2f1xlz.jpg
进贤路
本帮菜的隐秘食堂
这条不足500米的小路,完全就是一条迷你美食街。
进贤路凭着一口“老上海家常味”,成了本地食客的私藏地。它像条热闹的“美食里弄”,走在其中连空气里都飘着红烧肉的甜香和葱油的鲜气。
pic/p2do331nyet.jpg
老上海熟悉的海金滋、兰心餐厅、春餐厅和茂隆餐厅都开在这,其中有两家还是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餐厅。招牌红烧肉、葱烤大排吸引本地人排队。
pic/43zh5ajjhev.jpg
pic/wnnmemwpxhl.jpg
除了老馆子,进贤路的烟火气还藏在细节里:弄堂口的修鞋摊和老店隔着两步路。
连街角新开的小众咖啡馆,都没破坏这份自在——玻璃门推开是手冲咖啡香,洋气和市井融得超级自然。
进贤路:这条顶好吃的上海小马路,你一定要去走一走「链接」
pic/2e2uiadt5sb.jpg
pic/40clnnkf1cy.jpg
胶州路
“一头烟火一头繁华”
胶州路南起愚园路北至长寿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1913年,是上海开埠以来租界内历史最久远且未曾更过名的马路之一。
pic/qevj3l2dcji.jpg
其中北段(愚园路-北京西路)曾是上海最大农副产品市场,现保留传统菜市场与老字号,南段则聚集静安寺商圈辐射的商业综合体,非常反差。
pic/0pkkq552zid.jpg
这里的住宅区曾经名人扎堆: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演员胡蝶、著名电影演员宣景琳、同仁堂国药号的后人、胡雪岩的后人等等等。
而现在20来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上,挤满了特立独行的小店们:只卖云南豆的咖啡馆、白敬亭也爱打卡的艺术园区、来自香港的亚洲top1酒吧、藤原浩参与设计的餐厅...
胶州路在上海3天,这条小马路我走了5遍也没逛透。「链接」
pic/uwzegkzlwo0.jpg
pic/mne3vh4v1lu.jpg
永康路
生活感很重的小路
在梧桐区的马路里,永康路不算最长,也没有震撼的老洋房,却凭着“一步一店、店店有温度”的小巧思,成了让人想反复晃悠的地方。
pic/aptsm04r1zj.jpg
这里的阿婆豆浆摊、老周修表铺、BATHE澡堂咖啡,是读懂永康路的关键。
永康路:我最爱的上海小马路,又要拆迁了?「链接」
pic/zqw0xkwun3t.jpg
从“酒吧街”转型为“日咖夜酒”社区,保留石库门肌理,适合体验“楼上住人、楼下开店”的烟火气。
永康路我最爱的上海小马路,又要拆迁了?「链接」
pic/pic0yqpacvg.jpg
建筑控一日游:武康路(武康大楼-巴金故居)-湖南路(枕流公寓)-新华路(211弄洋房群)-思南路(思南公馆)。
文艺青年打卡线:安福路·话剧中心-愚园路-番禺路(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人文历史漫步:南昌路(《新青年》旧址)-皋兰路-陕西北路(荣宗敬故居)-愚园路(愚谷邨)。
夜间风情体验:衡山路-巨鹿路(五原路酒吧街)-思南路(思南公馆夜市)
pic/d1lsfxwfeaj.jpg
不管第几次去,梧桐区的节奏总能对冲上海其他区域的快节奏。
虽然这里因为“网红”多少有点变味,但我依然很喜欢上海这片区域,哪怕不做任何事,只是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红墙上,也很舒服。
最后,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