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人,是时候重新逛逛永和巷了!
秋阳下的乌鲁木齐天山区永和巷,青砖灰瓦间藏着新潮密码。10月7日,巷口玫瑰花墙前,年轻人举着相机定格光影;“乌鲁木齐”主题文化墙旁,游客们正与特色纹样合影。这条连接南门与二道桥商圈的老巷,经改造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地标。10月3日,在永和巷,游客在花朵背景墙前打卡拍照。
“早就在小红书上做足了攻略,这次趁着国庆节放假专门来永和巷打卡!”来自福州的游客麻飞艳举着相机,镜头对准巷内挂着红灯笼的门头,“之前刷到有人拍的文化墙,觉得新疆特色纹样特别好看,这次来不仅拍了照,还在巷子里发现了好多新疆老字号的美食!”
“改造时特意保留原有格局,用4处文化墙和2处休闲区吧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永和巷社区党委书记张彦亭指着文化墙上的融合纹样介绍,文化墙上的融合纹样、休闲小广场的景观装置,既延续了老巷记忆,又契合年轻人审美,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10月3日,永和巷,游客打卡拍照。
不到午时,伊犁阿社面肺子的门前已排起长队。店主马阿英社戴着白帽子,手里的拌勺飞快地搅动着面肺子,油泼辣子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现在不少客人都是刷短视频来的年轻人,大家都会过来尝尝鲜。”她拿起一份刚拌好的面肺子递给游客,“店铺装修后更整洁,但调料还是老配方,年轻人爱吃这口地道味,有的还会学着本地人加两瓣蒜,吃得特别香。”
10月8日,游客在永和巷打卡点拍照留念。
对于永和巷的改变,家住附近的27岁居民李天佑深有体会。“我从小在这巷子旁长大,现在改造后我每周都带朋友来转转。”李天佑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茴香糕点店,“以前买巴哈力蛋糕要排队,现在不少年轻人来打卡,队伍更长了,但看着家乡的老味道被更多人喜欢,特别自豪。”
不远处的“寒梅椒麻鸡”店里,店员正忙着打包迷你份椒麻鸡,店长笑着说:“迷你份推出后,成了年轻人探店首选,很多人一次买两三份,说要分给同行的朋友。”
10月8日,游客在永和巷打卡点拍照留念。
“这些都是乌鲁木齐老字号招牌,像国庆节这样的假期,最高峰的日客流量达10万人次。每家老店,都靠着独特风味留住了食客,每条老巷,也靠着新旧融合的魅力留住了人心。”张彦亭说。
“在老巷里既能拍复古大片,又能了解历史,太值了。”邱维逛完陕西大寺,又拿起相机走向玫瑰花墙,夕阳下,她的身影与巷内的青砖、红灯笼定格在一起,成了老巷新景里的又一幅生动画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