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到2027年底 基本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AI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从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区,到成为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市、全省“数公基”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制定出台《黄石市推进人工智能(AI)城市建设2025行动计划》,奋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AI先行城市。走进弘盛铜业智慧大厅,千余平米的集控中枢,汇聚了全厂10万多个智能感知点数据,工作人员可通过“智慧大脑”实时调度决策,一键下达生产指令。
从工业互联网应用,到与AI深度融合,今年,弘盛铜业正式立项“黑灯工厂”项目,制定《黑灯工厂项目实施计划情况一览表》,分6个区域38个子项稳步推进,推动有色冶炼加快迈进“智造”时代。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5年5G工厂名录》,我市的华盛人造板、世星药业、祥邦新能源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5G工厂。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市产业向“新”、向“智”的重要引擎,这得益于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处于全省前列。
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千兆城市”,我市5G基站超6000座,城市千兆光网覆盖率247%,算力规模超100P。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纳入国家万兆试点,黄石正加速迈向“万兆城市”。
2024年是人工智能(AI)应用元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工作,于2024年6月挂牌成立市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2025年,我市出台《黄石市推进人工智能(AI)城市建设2025行动计划》,面向社会发布首批27个应用场景清单。
如今,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务服务数字人“黄小政”“12345”热线智能服务、无人干预智慧审批等一系列AI技术的成功运用,助推我市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转变。
在城市治理方面,我市通过对5710公里燃气、桥隧、排水等管线进行实时监测、异常预警、风险研判,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对历史与实时车流数据深度学习,精准预测拥堵趋势,并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与诱导策略,城市高峰拥堵指数下降18%。
在产业转型方面,我市组建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三丰智能等牵头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优势,整合高校等各方创新力量,加快推动类人型机器人领域开发,赋能更多工业场景。
根据《行动计划》部署,2025年,我市将实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AI应用场景覆盖率达40%以上,培育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突破性发展算力产业集群,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先行试验区,争创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AI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