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17:04

变废为宝“黑科技”,绿色发展新动能

建筑垃圾“围城”是城市发展的痛点。在经开区,江苏天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将这一痛点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支点。随着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环保建材生产项目顺利投产,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效“变身”,更构建起一条从“废物”到“资源”的完整产业链,为扬州打造“无废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天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吞废吐宝
一线双能,年固废处理超百万吨
走进天勤生产园区,63亩土地上矗立的三幢新厂房内,藏着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领先的垃圾处理“黑科技”。总投资2700万元的生产线,具备“一线双能”的特点——既能处理建筑垃圾,也能消化装潢垃圾,年处理量分别达到100万吨和30万吨。
建筑垃圾在这里经过破碎、筛分、风选、分级等精细化工艺,被“拆解”成不同规格的粗骨料、细骨料、再生砂和土。这些再生材料用途广泛,既可作为道路建设的基层材料、环境治理的滤料,也能与水泥、粉煤灰等混合,制成人行步道砖、实心砌块等环保建材。目前,企业的水稳生产线日产量达1000吨、小时产量80吨,年产能700万吨;两条混凝土生产线年产能也达100万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产业化落地。
织密“管网”
四个处置点构建“产—运—处”闭环
为了让建筑垃圾管理不“掉链”,天勤在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指导下,搭建了一套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如今,在辖区的街道、乡镇,四个垃圾规范处置点已投入使用,每个处置点都配备专人管理,负责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的集中回收,从源头避免了“乱堆乱放、偷运偷倒”的乱象。
更关键的是,企业与当地建设、城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施工单位在办理开工许可证前,必须签订垃圾处理合作协议,否则无法推进后续手续。这一“前置把关”的举措,让每一处工地的建筑垃圾都有了明确的“去向”,彻底打通了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的闭环,让管理更高效、更规范。
展望未来
拓展检线,打造绿色产业示范链
眼下,天勤的发展版图还在持续扩大——二期项目中的机动车报废拆检线已正式投入运营,企业从建筑垃圾处理向多品类固废资源化利用拓展,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对于未来,天勤有着清晰的规划:营收方面,今年预计突破1亿元,2026年达到2亿元,2027年实现4亿元,到2030年冲刺10亿元目标;产业定位上,将持续深耕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力争打造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示范产业链,为扬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企业经验。
通讯员 扬开萱 记者 荣斌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王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变废为宝“黑科技”,绿色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