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四大古镇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享有“中华水塔”美誉,以独特的康巴文化、广袤草原与壮丽雪山闻名,是青海省充满魅力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三江源
玉树藏族自治州因其藏语音译而得名,意为“遗址”。相传玉树族第一代头人垦布那钦初建部落的地方是格萨尔王妃珠姆的诞生地,因此部落名为“玉树”。清朝时期,玉树由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为囊谦千户领地。民国时期设置玉树县。1951年12月25日,玉树藏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5年改为玉树藏族自治州,名称沿用至今。
可可西里
玉树州没有明确的“四大古镇”说法,若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来看,结古镇、称文镇、香达镇、下拉秀镇等较为知名。以下是相关介绍:
结古镇: 结古镇是玉树州的首府,也是玉树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结古镇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古以来就是青、川、藏三省区的交通要冲和商贸重镇。这里有著名的结古寺、嘉那嘛呢石堆(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以及文成公主庙等重要文化和宗教遗址。
称文镇: 称文镇是称多县的县城,位于玉树州东北部,是历史上称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称文镇周围有多个重要的宗教寺庙,如尕朵觉悟神山(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和拉布寺等,是玉树州重要的宗教旅游胜地。
香达镇: 香达镇是囊谦县的旧称,历史上也是玉树地区的重要古镇之一。香达镇位于澜沧江上游,是连接青海和西藏的重要通道。这里有多处历史遗迹和宗教寺庙,如香达寺等,展现了玉树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拉秀镇 :位于玉树市南部,历史悠久,1952年7月成立拉秀肖格,后经多次更名和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撤乡设镇。境内有建于公元1390年的龙喜寺,原为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寺院,后改宗为格鲁派寺院。18世纪中叶经七世达赖喇嘛赐名后,逐渐发展为玉树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盛时寺僧达千人,拥有多位活佛及丰富的佛像、经典与法器 。
这些古镇不仅是玉树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宗教和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和朝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