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个美国抓捕未果,入籍俄罗斯的斯诺登,如今过得怎样?
情报生涯的起伏坎坷爱德华·斯诺登1983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父亲是海岸警卫队的军官,母亲在法院上班,小时候家就在军营附近转悠。斯诺登从小对电脑感兴趣,没上完高中就自学编程,拿了GED证书,进了社区学院学IT。
2004年他想当特种兵,加入陆军预备役,训练没多久腿就摔断了,只能退役。转行干保安,2006年进了中央情报局的招聘,成了技术支持,派到瑞士日内瓦帮忙维护网络安全。那时候他才23岁,工作还算顺利,帮着搞外交掩护的任务。
2009年他从CIA出来,跳槽到戴尔公司,给政府机构管电脑系统。先去日本的空军基地教人防黑客,后来在新德里学了点编程。2011年回美国,继续在戴尔干,接触到CIA的高层,帮着升级系统。2012年他开始留意国家安全局的文件,发现那些监控程序不光针对国外,还把自家公民的电话和邮件数据都卷进去了。
3月他调到夏威夷的博思艾伦公司,当基础设施分析师,工资不低,年薪12万多美元。那里他负责电子监听中国和朝鲜的动静,但每天面对的数据库里,美国人的隐私数据堆积如山。他复制了不少文件,大概5万到20万份,大多在戴尔那会儿干的。劝了20多个同事分享登录权限,帮他访问更多内容。
其实斯诺登不是天生就想当举报人,早年他挺爱国,热衷于情报工作。2013年3月,国家情报总监在国会否认大规模数据收集,他看完直播就觉得不对劲,给国家安全局发邮件问法律依据,没人回。
5月他请假,说是治癫痫,飞到香港,带了个U盘,里面全是加密文件。香港那地方言论自由点,他联系了几个记者,把材料全给了,没留备份。
6月5日,《卫报》先爆了威瑞信电话记录的收集,第二天棱镜计划曝光,国家安全局直接从谷歌苹果脸书这些公司服务器吸数据。全球炸锅了,美国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聊天记录、视频通话,全可能被存档分析。
斯诺登6月9日公开身份,视频里直说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真相。博思艾伦马上炒了他,美国司法部6月14日起诉三项重罪,盗窃财产和间谍法违反,每条最高10年。护照被吊销,他没法走,只能从香港飞莫斯科,本想转机去南美求庇护。
结果飞机落地,护照无效,困在谢列梅捷沃机场39天。机场里他睡塑料椅,吃售货机的东西,外面媒体天天报道他的事。俄罗斯给了他一年临时庇护,8月1日他才出机场,搬到莫斯科郊区公寓。起初学俄语,适应新环境,女友林赛·米尔斯后来从美国过来,2017年两人秘密结婚。
他的泄密让美国情报系统乱了套,国会调查,科技公司开始加密数据。欧洲的GDPR隐私法也加速推行,罚了不少违规企业。但美国政府不认账,说他危害国家安全,至今通缉令没撤。
流亡俄罗斯的庇护之路斯诺登到俄罗斯后,日子过得低调。2014年1月他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说所有文件都给了记者,落地前毁了材料,避免被利用。2月向欧洲议会作证,报告问题程序给10个官员,没人理。
3月NBC访谈,他指美国低估了他的分析师经验,还透露国家安全局让他当过卧底,指导针对任务。5月又说上告后被要求闭嘴,国家安全局有他的监督邮件拷贝。6月国家安全局否认内部投诉,他让核实记录,不想闹大。
2014年8月获三年居留,2016年他当上旧金山新闻自由基金会主席,帮记者防黑客监视。那年他参与zcash加密货币创建,用化名持私钥部分,后来毁了。2017年居留延三年,10月娶林赛。
2019年9月回忆录《永久记录》出版,美国起诉他违反保密协议,出版商也被告,预付款400万美元。到那会儿,他在俄罗斯生活正常了,能自由旅行,靠演讲赚钱。硅谷支持者捐比特币,每个1000美元左右。2015到2020年,67场视频演讲赚超120万美元。
2020年4月他申请居留延期,10月获永久居留,同年12月林赛生儿子。他发帖说有两个两岁以下孩子,家庭生活稳定。2022年5月又提孩子,9月26日普京签署命令授公民身份,和其他74个外国人一起。
12月2日宣誓效忠,拿俄护照,律师确认。俄罗斯法律让他能不被引渡,美国施压也没用。斯诺登说申请国籍是为了不让家人分离,儿子在俄出生,得有保障。
他的庇护之路曲折,向21国申请政治庇护,大多拒了。厄瓜多尔先给临时文件,后撤回;法国波兰巴西德国印度直接说不;玻利维亚总统飞机被欧洲拒飞,他引用这事说怕美干扰拉美。
俄罗斯给了出路,但普京条件是他别再损害美国伙伴关系。他初撤申请,后重申。2013年7月机场会议见人权代表,接受所有庇护提议,求俄帮忙解决旅行。俄移民局16日确认,律师说想工作学俄语。
美国不甘心,司法部长写信给俄方,说不是难民,提供护照回国审判,无死刑民事庭。俄发言人回绝,不移交。斯诺登的案子暴露了引渡的猫腻,大国博弈下,小人物夹缝求生。俄罗斯收留他,部分因为地缘政治,美国制裁在即,这事成筹码。斯诺登也没闲着,批评美国监控,也点俄罗斯网络管制,保持平衡。
十二载光阴的家庭安稳转眼2025年,斯诺登42岁,在莫斯科郊区和林赛、儿子过日子。林赛1月23日申请俄公民,已在俄超五年,合法。5月30日报道说他成俄罗斯注册纳税人,自2013年起缴税。收入稳,书版税加咨询,偶尔线上演讲。
6月27日在新加坡SuperAI大会谈“智能机器时代的自由”,视频没公开,但主题是AI隐私风险。X账号从1月起不活跃,有人猜他低调避风头。
美国那边,1月30日图尔西·加巴德参议院听证,她提斯诺登,避免叫叛徒,成焦点。特朗普盟友传闻或帮他赦免,12年了,指控间谍罪最高30年。2023年6月10周年,他发帖无悔。NPR说美法律变了,部分改革通过,但监视公民还存在。《卫报》讨论泄密影响,情报机构承认问题。2025年2月《新闻周刊》提赦免可能,让他回美。
斯诺登的基金会继续护记者,扫描威胁更新软件。2023年电子前哨基金会说10年后有些事好转,隐私辩论热。国际隐私协会称影响法律政策。2019年网络防御评论溯GDPR源头,欧洲议会追溯。2016年《商业内幕》时间线秀科技巨头数据移交曝光。联合国报告批美对举报人待遇,全球效仿。
如今他像普通父亲,融入当地,逛书店挑传记。生活平静,但警钟长鸣。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到处是,数据生产快得吓人。斯诺登拉的警报没过时,反倒更响。
想想看,手机不光听你说话,还看你动作,政府企业手握钥匙,隐私成奢侈品。中国在这方面也推法规,保护个人信息,罚违规企业,全球同步。斯诺登的故事接地气提醒,数字自由得靠大家守底线,别让监视成常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