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00:57

比东风61大一圈!朝鲜阅兵的真正狠角色,11轴巨型导弹太震撼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这次朝鲜阅兵中,最大的狠角色无疑就要属火星-20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了。它采用的11轴的运输-起竖-发射车的长度可谓是惊世骇俗,而其也成功拿下了全世界尺寸最大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的称号。
该弹外界普遍认为射程已经达到12000到15000公里,比去年试射的火星-19更远,可覆盖美国全境,同时其比火星19更钝的头部,也显示其要搭载分导式核弹头(MIRV)提高突防和打击能力。按照外媒的说法,这款导弹是真正能让美国人担心的大杀器。

(火星-20驶过检阅台)
对比车轮尺寸来看,火星-20的长度应该在27到28米,发射筒直径约2.5米。导弹构型上,应该和火星19一样,仍然是三级结构,其一级发动机已经被朝中社在9月公开了,号称最大推力达到了1971千牛,也就是201吨左右的推力,大大超过了其他各国同类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的一级推力。
与该弹相比,我国的东风61和俄罗斯的亚尔斯固体燃料洲际导弹都显得小了一号。外界评估东风61的长度大约在18到20米左右,直径2米左右。亚尔斯导弹则是全长约22.5米,直径约2米,一级发动机推力约150到180吨。
而美国民兵3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则是显得更袖珍了,民兵3全长18.2米,直径1.7米,一级发动机推力93吨。

(即便到佛罗里达也不过12000公里多)
当然,并不是导弹尺寸越大才越先进。朝鲜做出如此巨大的洲际导弹,可能还是因为其弹体材料和燃料装填密度不够先进,导致导弹的自重和尺寸比较大,再加上弹头尺寸和重量难以做小,所以要达到不低于12000公里的射程和所需的投掷质量,发动机推力就要大,尺寸也要大。
不过不管如何,火星20相比火星19,显然性能上一定是更加满足朝鲜的战略打击和威慑需要的。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战斗力和威慑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射程,这个指标直接决定是否跨进战略核威慑的门槛,二是核弹头的数量和当量。
火星20的尺寸和发动机性能,要在射程上达到覆盖美国本土的12000公里显然毫无问题,关键就在于其弹头搭载能力到底如何。

(可见这个长度都有些夸张)
目前美韩的公开分析都认为火星-20已具备分导式弹头搭载能力,其最大投掷能力可能在1.5到1.8吨左右,可能具备携带3到5个分导式核弹头的能力。
朝鲜的核弹头威力应该是比较小的,查看朝鲜6次地下核试验的当量情况可以知道,除了2017年最后一次核试验外,之前的5次核试验的威力都在10万吨TNT当量以下,大部分都是1到5万吨TNT当量之间。只有2017年的试验威力突破了10万吨当量,朝鲜官方宣称是氢弹,但外界认为可能只是加强型原子弹。

图:朝鲜火山31核弹头,威力不满足洲际导弹需求
所以火星20洲际导弹能够携带的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威力应该就在10多万吨TNT当量级别。相比其他各国的核弹头的威力确实小了很多,但对人口集中的敌方大城市目标的威慑力依然足够。
当然除了射程和弹头威力,突防能力也非常重要,目前朝鲜也具备了弹头诱饵的研制能力。朝中社之前就曾宣称做过洲际导弹防电磁脉冲和诱饵弹释放的测试,显然就是针对美国和韩国的反导系统。
不过火星20虽然在威慑力上达到了要求,但其短板还是非常明显的。主要就是发射车尺寸太大,导致其机动能力受限。如此长和重的发射车,对道路和桥梁的承重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转向也非常麻烦。

这就使得该车没有办法大范围的机动,只能在基地和选定的预设阵地周边机动,容易被美韩的空天侦察体系发现,所以其生存力就无法保证了。
另外,如此巨大的发射车的批量生产也非常困难,需要从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引进基础车辆进行改装,这就限制了它的装备数量。而数量不足,也拉低了整个洲际导弹部队的威慑力。毕竟美军在阿拉斯加部署的GBI拦截弹数量是超过朝鲜洲际导弹数量的。
当然,朝鲜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弹道导弹水平从改进飞毛腿近程导弹发展到了火星20这样的超大型洲际导弹,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虽然朝鲜从外部得到了不少助力,特别是俄乌冲突中通过站队俄罗斯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但这也离不开朝鲜自身在科学和军工领域的持续投入。最终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东风61大一圈!朝鲜阅兵的真正狠角色,11轴巨型导弹太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