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06:41

若中美爆发核大战,美国除了中国外,为何把俄罗斯列为打击目标

民兵III是美国陆基核力的支柱,部署在蒙大拿、北达科他和怀俄明三州,总数四百来枚。 这玩意儿从1970年服役起,就扛着洲际打击的重任,射程一万三千公里,能带三枚分导式弹头,每枚当量三十万吨TNT。
但岁数摆在那儿,超期服役太久,部件老化是家常便饭。空军每年搞测试,本该验证可靠性,结果从2018年起,就接连出问题。2018年7月31日,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枚,升空没多久就轨迹不对劲,空军赶紧自毁,碎片掉进太平洋。
当时空军说这是“异常情况”,但数据日志显示,可能是陀螺仪或风向干扰导致偏差,本来圆概率误差几百米,一歪就可能几公里。

2021年5月5日,又一回测试,在发射前就地面中止,空军承认是“未披露问题”,估计电路或液压出了毛病。
最扎眼的还是2023年11月1日,从范登堡起飞,飞行中异常终止,空军直接炸了它,太平洋上浪花翻腾。这次失败打破了之前十六次连胜的纪录,俄罗斯媒体还借机嘲笑美国核力老化。
到2025年5月21日,范登堡又试了一次,空军报告说成功,但测试频率增加,明显是急了。 这些事儿加起来,至少三次重大故障,暴露了民兵III的可靠性隐患。空军计划替换,但那得等到2030年左右,现在还得靠这批老将顶着。

为啥这跟俄罗斯扯上关系?中俄边境长达四千多公里,导弹从美国中部射向中国东北,飞行路径就擦着西伯利亚边儿。假如偏差发生,落点从沈阳滑到外贝加尔,那俄罗斯雷达准得炸锅。
核弹当量那么大,爆炸半径几十公里,辐射尘瞬间扩散,俄方误判成袭击,核反击按钮一按,全局崩盘。美国战略家们在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里,早把这低概率风险算进去了。
他们不会赌运气,预案里直接把俄罗斯的核发射井和指挥中心列为次级目标,先下手封住可能的连锁反应。

当然,导弹偏差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原因是美国对俄罗斯核力的忌惮。
俄罗斯核弹头总数约四千五百枚,跟美国差不多,战略平衡表面上持平。 但俄罗斯的家伙事儿升级快,尤其是萨尔马特和先锋这两件宝贝。
萨尔马特,RS-28代号,2022年4月首飞,2023年宣布入役,到2025年已部署多个导弹团。 这导弹长三十五米,直径三米,液体燃料,载荷十吨,能带十到十六枚分导弹头,每枚七百五十千吨当量。 射程一万八千公里,能从北极或南极绕道,避开美国预警网。

俄罗斯声称它能摧毁法国那么大的目标,一枚就够。 部署在奥伦堡和科泽尔斯克等地,取代老萨旦系统,空军情报显示又加了几个井位。
萨尔马特突防能力强,释放诱饵弹迷惑美军SBIRS卫星,美国的GMD反导系统在阿拉斯加部署,拦截率对它只有五成左右。 五角大楼的报告直言,这东西让美国本土暴露在十五分钟打击窗口内。
先锋更狠,高超音速滑翔体,2019年12月测试成功,从多莫巴尔瓦斯发射,掠过太平洋。 速度二十七马赫,从ICBM上分离,大气层内机动,像打水漂一样变轨,美军SM-3拦截器追不上。 射程无限,搭载在萨尔马特上,2025年俄罗斯已装备多枚。


美国国防部评估,先锋直接威胁华盛顿,迫使美军分散资源。
这些武器不是摆设,俄罗斯核政策明确:遭受打击即反击,无例外。
更可怕的是死手系统,冷战末期苏联搞的自动核控制。 它藏在地下,传感器监测辐射和冲击波,高层断线就自动接管,指挥一千多枚陆基导弹起飞。 俄罗斯从未否认它还在线,军方文件暗示仍在维护。 假如美国先炸莫斯科,死手一触发,萨尔马特井盖齐开,全局核雨倾盆。

美国为啥这么警惕?因为他们算过账,中美核战两败俱伤,俄罗斯很可能成渔翁。拜登2024年8月批准的核战略,就把中国列为首要。
但报告同时警告,中俄准联盟是六十年来最大威胁。 俄罗斯经济虽被乌克兰拖累,但从中俄贸易中捞了不少,2025年上半年对华出口翻番。
美中如果互扔核弹,欧洲和亚太成焦土,俄罗斯能趁机吞并波罗的海或乌克兰残片,北约残部无力阻挡。 五角大楼的评估说,美国出工出力,最后让俄罗斯捡桃子,太亏。 所以预案里,俄罗斯的核力必须先削弱,用B-2轰炸机和三叉戟导弹封锁他们的反击链。

话说回来,这套打击俄罗斯的预案,也防着俄方类似心思。俄罗斯核目标不光美国,北约盟友的基地也在单子上。 英国的潜艇基地,法国的导弹井,都可能挨先锋。
2025年10月,俄罗斯测试萨尔马特绕极轨迹,空军说能北南两极飞。 美国情报直呼,这让欧洲多出一层阴影。
2025年7月,AEI报告说,中俄的核胁迫策略密不可分,美国忽略这点,后果自负。

假如中美真开打,把俄罗斯拉进来,地球上没赢家。
核威慑维持到现在,靠的就是这点脆弱的共识。
​参考资料
评论:中美若互相击沉对方航母将爆发世界大战 环球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若中美爆发核大战,美国除了中国外,为何把俄罗斯列为打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