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具象化了!
最近,去黄河壶口瀑布的游客,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到失语!往日里还能看清河床岩石的瀑布,如今被滚滚浊浪填满,金黄色的水流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砸在河底的岩石上,掀起十几米高的水雾,阳光一照,还能看见彩虹挂在水雾间。
站在观景台旁,耳边全是 “轰隆隆” 的水声,震得人胸口发颤,难怪有人说:“这才是李白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啊,之前见的都算小场面!”
有游客拍的视频在网上火了:镜头里,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裹挟着泥沙奔涌向前,原本清晰的 “龙槽” 被洪水填满,连旁边的步道都被淹了一小半。
景区工作人员说,这是今年入秋以来水量最大的一次,比平时多了近三成,“每天来打卡的游客比国庆还多,都想亲眼看看这‘金瀑飞流’的盛况”。
还有摄影爱好者扛着设备蹲守一整天,就为拍一张 “浊浪滔天映晚霞” 的照片,“错过这次,下次不知道要等多久”。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为啥突然 “水量暴增”?水文专家揭秘背后原因这壮观的景象可不是凭空出现的,背后藏着天气和水库调节的双重作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解释,最近晋陕地区下了快半个月的雨,像陕西延安、山西吕梁等地,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多,这些雨水顺着支流汇入黄河,让黄河干流水量大涨。
而且为了应对秋冬季节的水资源调配,上游的水库也开始调节放水,两方面叠加,就有了现在壶口瀑布 “水满为患” 的壮美场面。
不过专家也提醒,虽然水量大增让景观更震撼,但也得注意安全。
“现在水流速度特别快,每秒能达到 3000 立方米以上,比平时快了近两倍,靠近岸边特别危险。”
景区也赶紧加派了工作人员巡逻,还在危险区域拉上了警戒线,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安全提示,“美景虽好,可别为了拍照往前凑,安全第一!”
千年黄河的 “人文密码”:从诗句到生活的羁绊壶口瀑布的壮美,早就刻在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除了李白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杜甫、刘禹锡等诗人都曾为它写诗。
当地老人说,以前每到汛期,村民们会来河边 “祭河神”,祈求河水安澜,虽然现在不搞这些仪式了,但对黄河的敬畏之心一点没少。
现在景区里还能看到黄河号子表演,汉子们光着膀子,喊着铿锵有力的号子,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纤夫们拉着船逆流而上的场景。
对游客来说,来壶口瀑布可不只是看风景。在景区旁边的农家乐里,能吃到地道的黄河鱼宴,用黄河里的鲤鱼做的红烧鱼,肉质鲜嫩,再配上一碗糜子饭,满口都是陕北的味道。
还有人会买上一袋黄河边上产的狗头枣,又大又甜,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有游客说:“以前只在课本里读黄河,现在亲眼看到这气势,才真正明白为啥说黄河是母亲河,太有力量了!”
最佳观赏期来了!这份攻略请收好想来看这 “金瀑飞流” 的朋友,可得抓紧时间了。
水文专家预测,这次水量大增的情况能持续到 11 月初,这段时间都是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时期。
不过要注意,晋陕两地都有壶口瀑布的观景台,山西侧能看到瀑布的正面,气势更足;陕西侧则能看到瀑布的侧面,还能拍到 “水底冒烟” 的奇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另外,最近晋陕地区气温有点低,尤其是早上和晚上,瀑布旁边的水雾大,会更冷,建议大家多穿点衣服,最好带件防风外套。
拍照的时候也别靠太近,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水雾太大,容易把相机弄湿。
从文人笔下的诗句,到眼前震撼的实景,壶口瀑布用它独有的气势,让人们感受到了黄河的壮美与力量。
如果你也想亲眼看看 “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景象,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赶紧安排起来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头条创作嘉年华##分享城市新鲜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