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也没想到,打碎她首相梦的,竟然是被迫加班的石破茂
日本政坛这几个月闹得跟过山车似的,本来以为一切按部就班,结果一堆意外砸过来,让人直摇头。事情得从今年7月说起,那时候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栽了个大跟头,执政联盟的席位没过半,自民党自己只剩101席,在野党那边倒拿了78席。这败选直接把石破茂推到风口浪尖,作为首相,他得背锅。党内压力山大,地方支部和派系头头们纷纷发声,说不换人党就散了。石破茂扛不住,9月7日开记者会,直接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不再连任。他当时估计觉得自己把责任一扛,交接完就能拍拍屁股走人,谁知道后面的事儿这么折腾。
自民党启动总裁选举,这次是全套程序,国会议员加上全国党员和党友都投票,从9月下旬一直拖到10月4日,整整12天。候选人有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林芳正他们几个。高市早苗靠着保守派立场,强调宪法修改和经济安全,麻生派那边大力挺她。小泉进次郎年轻有号召力,但首轮没人过半,高市和小泉进决选,高市以183票对164票赢了,成为自民党第29任总裁。她上台后,党内一度挺乐观,她赶紧组执行部,任命干事长啥的,计划10月15日开临时国会,指名选举让她接首相位。
可没两天,10月10日公明党那边突然翻脸,党首齐藤铁夫直接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公明党说原因是自民党在政治资金整改上谈不拢,自民党那些资金丑闻从2023年底爆到现在,公明党忍了很久,这次高市上台成了导火索。公明党议席不多,但关键时候票源稳,自公合作从1999年就开始,26年了,这次一断,自民党在国会就成少数派,众院和参院都达不到过半。高市早苗的首相路一下卡壳,她本来以为总裁位稳了首相就到手,结果没了公明党,票数不够用。在野党一看机会来了,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他们几个10月15日开会,商量统一候选人抢位子。
石破茂这边更倒霉,他9月就想辞,结果选举拖时间,联盟又崩,临时国会从15日推到21日,他得继续干着。任期一天天加长,9月24日超了麻生太郎,10月1日超福田康夫,到20日就385天,超菅义伟,战后首相排名第24。要是再拖两天,还能超森喜朗。政府官员私下都说,这延长方式太诡异,石破茂带着败选标签被迫加班,尴尬死了。他还得处理日常事,比如预算审议和美日关税尾巴工作,没法走人。
高市早苗没坐以待毙,10月14日在自民党会议上认了责任,道歉说公明党退出是她的锅。之后她去东京演讲,公开说自己是那个当上总裁却当不上首相的女人,可怜人一个,但她嘴上说不放弃。现实呢,她转头找其他党拉票,10月15日和日本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谈,维新有35席,高市许诺支持大阪副首都计划,换他们在指名选举投她。从16日开始政策协商,自民加维新众院能凑230席,接近过半,但还得拉小党和无党籍。国民民主党那边她也示好,想分化在野阵营。可维新中间派多,自民保守路子不完全对口,选民支持率估计会掉。参政党神谷宗币她也见了,求合作,但他没表态。
公明党这一出是平成以来大变动,自公联盟稳了这么多年,一散就把政局搞碎。公明党不满自民右倾,高市保守政策让他们觉得风险大,加上资金监管分歧,干脆撤。结果日本进入多党时代,势力分散,国会效率低,谁上台都难办事。高市要是勉强选上,政府弱势,推政策处处碰壁,比石破茂时还费劲。在野党联合了,内部理念不一,估计也维持不住。媒体说这是碎片化代价,日本得自己扛,短期政局晃荡,行政低效,权力像泡影一样飘。
石破茂的任期延长直接堵了高市的路,公明党走人后国会延期,他得顶着败选继续干,纪录刷着刷着就上去了。高市握着总裁头衔,却没法及时接班,联盟破裂让她措手不及。整个事从败选开始,一环扣一环,谁也没料到会这样发展。
日本政坛现在这状态,反映出政党合作的多变,以前自公铁板,现在一碰就碎。高市上台本该是保守派机会,但公明党撤让一切变数大增。在野党借机搅局,三大党推统一人选,抢首相位的意图明显。高市拉维新和国民,短期凑票可能行,但长期政策协调难,维新大阪重点和自民全国视野不完全搭。石破茂留任处理事务,影响力弱,但他的延长成了高市障碍。
多党化时代来了,势力散,政府难强。公明党退出源于长期不满,自民资金问题和高市路线让他们下决心。高市得面对党内质疑,一些议员私下说她的保守太硬,丢了盟友。石破茂的尴尬任期,成了政坛笑柄,本想主动辞,却被迫续命。高市首相梦碎在公明党这一棒子上,她当选后没几天就挨打。石破茂加班延长,间接帮了在野党忙。政局混乱,各方博弈继续,21日指名选举结果定大局,但不管谁赢,日本短期难稳。选民对自民不满从选举就显,公明撤加剧了信任危机。高市若想翻盘,得快拉盟友,但维新和国民有自己算盘,不易掌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