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大地震!58天死亡倒计时,谁能接盘石破茂留下的烂摊子?
10月17日日本朝野政党敲定的临时国会日程,看似是份简单的时间表,实则藏着日本政坛权力交接的复杂门道。21日选新首相、12月17日闭会的58天期限,像给混乱的日本政治上了个“紧箍咒”,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刚辞职的石破茂留下的“烂摊子”。要理解这场选举的紧迫性,得先弄明白石破茂为啥坐不住。他下台的原因,其实说白了就俩字:不行!七月那场参议院大选,他带领的自民党输得那叫一个惨,党内百余名议员联名请他“走人”,地方支部也集体“倒戈”。这阵仗,换谁都得心灰意冷。
更致命的是,他之前一直拿“日美关税谈判”当借口,硬撑着不走,结果九月初这事儿没了下文,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无情扯下。能力不足、经济不振,再加上“政治黑金”的旧账不断被翻出来,石破茂只能选择体面退场,成了战后日本政坛上又一个“匆匆过客”。
可首相这个位置,就像一艘巨轮的掌舵人,哪能长时间空缺?石破茂一走,日本这艘船就没了方向。所以,朝野上下都急了眼,赶紧敲定了临时国会,要在58天内,把新首相给选出来。
然而,选首相这事儿,可不像咱们看选举投票那么直接。日本首相是由国会议员投票选出的,得在众议院拿到半数以上的支持,也就是至少233票。可自民党自己只有196席,差得远!这就好比你打麻将,差几张牌才能胡,怎么办?只能找人“搭伙”了。
于是,“维新会”这个小党派,瞬间成了香饽饽。他们手里握着35席,如果跟自民党一联手,就能凑齐231席,距离233席的门槛只差两票!这下,维新会可就牛气了,从之前的“小透明”摇身一变,成了这场权力游戏的“关键先生”。
10月16日,自民党和维新会的第一次“相亲”,维新会就毫不客气地甩出了12条“聘礼”要求,摆明了告诉自民党:想娶我?得看你们的诚意!
所以,你看21号的首相选举,可不是随便就能走的过场。朝野两党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自民党和维新会必须先把联合执政的政策谈妥了,首相选举才能真正“开跑”。这意思很明白,自民党得先答应维新会的条件,拿到“入场券”,新首相才有可能选出来。现在,两边儿在两个问题上卡住了脖子,互不相让。
维新会提了两个挺狠的条件:一是把食品消费税降到0%,二是禁止企业给政党捐款。这两条,简直是戳到自民党的肺管子了。你想,消费税一降,国家财政收入就得少一大截,这钱从哪儿补?再说了,禁止企业捐款,那自民党平时那些活动经费、选举开销从哪儿来?这不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吗?所以,自民党肯定是死活不乐意。
不过,就像高手过招,总会给自己留条后路。维新会也说了,只要自民党能在“副首都构想”和“社保改革”这两个核心诉求上做出让步,其他问题都可以坐下来慢慢谈。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有来有往”,谈条件的艺术。他们要的不是“全有全无”,而是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其实,新首相的人选,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早就开始向维新会频频示好,甚至承诺一旦上任,会让维新会的人进内阁担任要职。维新会那边也心领神会,很快就公开表态“支持高市当选”。这种“眉来眼去”的政治操作,在日本政坛是惯例。
毕竟,国会议员投票更多是看党派站队,只要两大党派联盟组建成功,高市早苗上任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眼下的这些“讨价还价”,与其说是为了选首相,不如说是为了给未来的联合政府“定规矩”、“划地盘”,避免一上台就内讧,大家一拍两散。
而这58天的会期,就像悬在日本政坛头顶的“倒计时炸弹”。它不仅仅是给首相选举划定了期限,更是给新政府的诞生设定了压力。在这短短的58天里,不光要选出首相、组建新内阁,还得处理一大堆国事。
要知道,日本经济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美国提高汽车关税,让丰田、本田这些日本车企损失惨重,利润预期减少了181亿美元!第三季度经济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如果新政府不能尽快拿出有效对策,经济的窟窿只会越捅越大。所以,这58天,与其说是政治过渡期,不如说是整个国家的“抢险救灾期”,所有人都清楚,再内耗下去,日本这艘大船可能就要触礁了。
从目前各方释放的信号来看,10月17日的第二次党派磋商,大概率会以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妥协告终。自民党可能会在社保改革方案上做出部分让步,而维新会则会在消费税问题上适度松口。毕竟,谁也输不起这场拉锯战。一旦谈妥,21日临时国会一开,首相选举的程序就会迅速走完,高市早苗很可能会顺利当选,然后火速组建她的联合内阁。
说到底,日本这场“换帅”倒计时,表面上是轰轰烈烈的权力洗牌,骨子里却是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博弈。石破茂留下的政治烂摊子和经济难题,最终都得由新的联合政府来收拾。未来的58天,新首相能不能顺利把这些“死扣”解开,能不能在复杂的党派利益中找到平衡点,能不能让日本这艘巨轮重新扬帆起航,才是对她最大的考验。
而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谁坐在首相的位子上,其实并不重要。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自己兜里的钱能不能多一点,消费税别再涨来涨去,日子能不能过得更踏实、更舒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