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17:42

“一场赛”激活“一座城”!“红城歌喉”唱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这个秋天,万源因歌声而沸腾。从乡镇到城区,从花萼到八台,从任河到后河……烽火战歌·声动万源——2025年万源市“红城歌喉”争霸赛的激情,燃遍了大巴山深处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村落。
赛事自9月启动以来,热度持续攀升,一场场激情对决轮番上演,不仅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音乐盛宴,还构成了万源文旅融合战略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奏响了“一场赛”激活“一座城”的嘹亮乐章。
赛况直击
音乐激情燃遍万源
10月15日晚,“红城歌喉”争霸赛的激情传递到白沙镇,100余位选手登台献唱,为赛事乡镇海选阶段画上了一个热烈而圆满的句号。
当晚的比赛在气势磅礴的舞龙中拉开序幕,金色的龙身在观众中穿梭,从第一秒就“拉满”比赛氛围感。舞台前方,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巧妙还原了白沙镇春日最美的田园风光。周围更是早早便被来自各地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挥舞着红旗、荧光棒,翘首以待。
这场比赛是属于所有人的舞台,参赛选手涵盖普通村民、干部职工等各个群体,从年逾花甲仍中气十足的老者,到朝气蓬勃敢于展示的青年,他们用最质朴的乡音唱出最深切的情感。


“红城歌喉”争霸赛大竹赛区比赛现场。
白沙镇参赛选手白毅带来的独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悠扬而深情,赢得满堂喝彩。为了台上的几分钟,他在台下准备了近两个月,将这首歌反复唱了不下百遍。“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很荣幸参加这次比赛。”他激动地说,“对于我们红城儿女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机会。”
10月18日晚,“红城歌喉”争霸赛城区海选第三场接续唱响,将系列比赛推向了又一高潮。舞台上,参赛选手们神采飞扬、纵情歌唱,流行、民族、美声等多种风格音乐接连登场,用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当晚的拉歌环节更是把整场活动推向高潮,各支队伍你方唱罢我登场,用热情的歌声相互呼应,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持续引发全场大合唱。一时间,歌声、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整座广场化作一片激情澎湃的欢乐海洋。


“红城歌喉”争霸赛白沙赛区。 贺远俊 摄
现场观众刘育英兴奋地说:“好久没有感受到这么热烈的氛围了,太燃了。大家一起高声合唱,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据统计,当晚的赛事仅通过“文旅万源”直播间就吸引观众2.4万人次、收获喝彩227.6万次,云端与现场形成热烈共振。
截至目前,“红城歌喉”争霸赛已累计举办11场海选赛,吸引超千名歌唱爱好者踊跃登台,奏响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乐章。
文旅融合
声浪激活经济活水
直播带货、展台推介、大众消费——“红城歌喉”争霸赛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化惠民,更激活了县域文旅经济的“一池春水”。
当“红城歌喉”的舞台在草坝镇搭起,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动人的旋律,还有阵阵诱人的香气。舞台旁的农特产品展台,俨然成了一个临时的“乡村集市”。本地腊肉、野生蜂蜜、手工挂面等20余种特产琳琅满目,赛事期间展台总销售额突破50万元。
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李记蜂蜜”的摊主李永建。“快来看看咱们这百花蜜。”李永建热情地招呼着被歌声吸引来的观众。他的脸上写满了惊喜与激动,“以前全靠熟人介绍,卖得慢。这次借着比赛的人气,3天就卖出去500余斤蜜,收入超6万元,比平时半年的销量还多。”


“红城歌喉”争霸赛白沙赛区拉歌环节。
而在镇上的“山庄家人”农庄,比赛期间老板李斌忙得脚不沾地。“从早到晚座无虚席。”李斌回忆说,“最忙一天接待了500余人,光午餐就翻了三次台。营业额比平时翻了近3倍,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比赛期间,草坝镇12家农庄、饭店及民宿均迎来接待高峰,日均接待量达300人次以上,较平日增长2倍。
同样的经济热浪,也席卷了另一赛场——大竹镇。除了实体展台,当地的红豆腐、手撕兔、金银花等特产还搭着网络的快车飞向更远的地方,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了7万余元的销售额。更有意思的是,许多顾客在现场购买品尝后意犹未尽,主动索要商家联系方式,为后续复购埋下了伏笔。
在餐饮消费方面,大竹镇“山里人家”饭店老板表示:“活动前一天所有座位就被预订一空,尽管临时增加了人手,还是应接不暇。”镇上不少面馆在比赛当天甚至出现了面条销售一空的情况,销售额达到平时的10倍以上。
在各个赛区,“红城歌喉”争霸赛都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让无形的声浪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消费流水,为万源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余音绕梁
激荡红城持久回响
“唱出你的热情……”在大竹赛区的拉歌环节,大竹镇荆竹园村第一书记吴丽君、镇应急办干部谢延柳等乡镇干部与广大群众齐声高唱,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干群关系的生动诠释。
“以前觉得干部都在办公室忙,这次一起练歌、一起上台,感觉就像一家人,有啥心里话也愿意跟他们说了。”大竹镇群众邹大妈在赛后感慨道。
此次比赛还激发了广大游子的思乡之情,他们纷纷在直播间留言希望春节再办一场,让回家的游子也能参与。还有乡友留言,看了表演深受触动,只要家乡有需要,随时愿意为家乡贡献力量。乡友庞仁宣更是在赛后创作歌曲《往大竹河赶》,用旋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红城歌喉”争霸赛白沙赛区农特产品展台。
广大游子的期待,已成为当地党委政府谋划工作的依据。大竹镇党委书记冉启疆表示,此次活动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文化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春节期间将争取再策划一场活动,让文化在大竹镇延续,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
此次赛事还是连接边界地区的文化纽带。对来自重庆城口的参赛选手谢洪垭来说,这次参赛经历让她对大竹镇乃至万源市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是钱棍、蚌鹤舞等非遗展示,还是大竹河豆腐、豆干、红豆腐等美食展示,都让我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此外,文化的种子也随着赛事的进行持续生根发芽。据大竹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李毓乐介绍,针对此次比赛涌现出的一大批本土文艺人才,镇里已计划将优秀选手纳入“文艺人才库”,作为未来开展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红城歌喉”争霸赛白沙赛区比赛现场。
在草坝镇,比赛场地被改造为“红色文化广场”,增设了健身器材与文化展板。草坝镇文化站还顺势组建了“红歌合唱团”和“乡村文艺队”,定期开展免费培训和下乡演出,让短暂的比赛转化为长期的文化惠民行动。
夜幕再次降临,这场全民参与的音乐盛宴仍在持续。“红城歌喉”用最动人的方式证明,一场赛事所能带来的远不止片刻的欢愉,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力量。万源的崭新乐章,正由这万千和声共同谱写。



达州融媒记者:冯津榕 特约记者:马发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场赛”激活“一座城”!“红城歌喉”唱响文旅融合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