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20:08

澳P

文 | 锐析风云局
编辑 | 锐析风云局
2025年10月19日的西沙上空,一架澳大利亚P-8A反潜巡逻机悄然抵近中国领空边缘,试图在监控盲区完成一次“隐蔽试探”。
就在其机翼即将跨入红线的瞬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的战机迅速升空,短短数十分钟内便完成了从锁定到驱离的整套操作。
这起看似常规的拦截事件,却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澳军机为何偏偏选在此时闯南海,解放军的“硬核反击”背后,又展现了怎样的防御实力,更关键的是,这架军机的行动,真的只是澳大利亚单方面的决定吗?

要弄清楚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先从那架P-8A的“行踪”说起,根据南部战区后续披露的监控信息,这架军机当天从澳大利亚达尔文军事基地起飞,沿南海北部航线缓慢飞行,途中多次调整高度试图规避中方雷达探测。
但它的小动作,早被西沙海域的地面雷达站捕捉。30秒内完成精准定位,数分钟后,2架歼-16战机便从附近机场升空,朝着P-8A的方向飞去。
当战机抵达目标空域时,澳军机正试图向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靠近,解放军飞行员随即采取“左右伴飞”的战术动作,在P-8A两侧形成有效包夹,同时通过国际通用无线电频道发出警告,明确告知其已偏离国际航线,若不立即转向,将采取进一步必要措施。

整个拦截过程中,有两个细节格外值得关注,其一,解放军此次应对并非“单一响应”,而是一套完整的“梯次预案”,除了升空的歼-16战机,地面的电子干扰设备已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澳军机拒不撤离,将立即启动对其雷达信号的压制,确保对方无法获取任何敏感信息。
其二,从雷达锁定到战机驱离,全程耗时不到20分钟,这个速度不仅体现了南部战区官兵的战术素养,更印证了中国在南海区域构建的“海空一体防御网”已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

最终,在解放军的严密管控下,P-8A不得不调转航向,沿着原航线撤离南海,全程未敢再越雷池一步。
可问题来了,澳大利亚并非第一次派军机抵近南海,为何这次行动格外引人关注?
近期,美澳两国刚结束“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这场军演以“应对区域安全挑战”为名义,实则将演练科目聚焦于“南海海域制空权争夺”,而P-8A正是军演中负责“情报收集”的核心机型。

从时间线来看,澳军机此次抵近,距离军演结束仅过去一周,很难说不是美澳军事协同的“后续动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半年来,澳P-8A抵近南海的频次已达每月3次,且每次行动的航线都与美军侦察机的飞行轨迹存在“微妙重合”,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更像是在为美国的“印太战略”充当“前哨探头”。
再往深了说,澳方此次派P-8A闯南海,背后至少藏着三重盘算,首先是“战略依附”。

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需要通过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来巩固美澳同盟关系,毕竟在“印太战略”框架下,配合美国施压中国,是澳方获取安全承诺与经济合作的重要筹码。
其次是“情报野心”,P-8A并非普通的反潜机,其搭载的AN/APY-10雷达能探测200公里内的海面目标,还能捕捉水下潜艇的电磁信号,澳方显然想借此机会,收集中国南海岛礁的防御部署与军事活动信息。
最后是“存在感焦虑”,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一直试图提升自身的军事影响力,而通过派军机抵近中国领空,既能向周边国家“秀肌肉”,也能在盟友体系中刷一波“存在感”,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澳方的这些小算盘,显然低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也忽视了南海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点有充分依据,无论是明清时期的海防档案,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关于“岛屿制度”的规定,都明确支撑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
除此之外,南海更是中国乃至全球的“战略要地”: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每年有超过3.5万亿美元的货物经此运输,其中包括中国70%以上的能源进口,堪称“经济生命线”。

同时,南海海底的油气储量约占全球10%,仅西沙海域就有多个具备开采价值的油气田,资源潜力巨大,更关键的是,掌控南海海域,就能辐射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等关键航道,在亚太地区的海权博弈中占据主动。
这也是美国一直怂恿盟友搅局南海的核心原因,毕竟切断中国的海上通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中国的发展。
面对外部势力的频繁试探,中国的应对早已不是“被动拦截”,而是一套“立体防御+主动协调”的组合拳。

除了此次展现的“快速拦截”能力,南海岛礁近年来还部署了新型反隐身雷达,能有效捕捉隐身战机与低空目标,同时每日开展2-3批次的常态化巡航,确保任何异常目标都能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进入“实质性条款敲定”阶段,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就“渔业合作区”“油气共同开发”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化解争议,而非像某些国家那样搞“军事威慑”。

中马南海油气共同开发区块已进入试采阶段,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减少地区矛盾,还能让周边国家共享南海发展红利,从根本上削弱外部势力“搅局”的空间。
当然,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南海局势的平静不会一蹴而就,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澳大利亚很可能会联合日本、菲律宾等国,开展更多“多国联合航行自由”行动。
甚至可能增加P-8A与美军EP-3E电子侦察机的协同抵近,试图通过“多频次、多方向”的试探,突破中国的防御体系。

但这些动作,在解放军的“全时监控”与“立体应对”面前,显然难以奏效,正如国防部此前表态,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国家试图以“航行自由”为名侵犯中国主权,都是对国际法的无视,也必然会遭到坚决反制。
此次P-8A被驱离事件,看似是一次短暂的空中对峙,实则是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一个缩影,从快速响应的战机到严密监控的雷达,从对话协商的外交努力到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而那些试图搅局的外部势力应该明白:中国的领空不容侵犯,中国的主权不容挑战,任何“碰瓷”行为,最终只会自讨没趣。
未来,无论南海出现多少暗流,解放军都会像守护西沙蓝天一样,始终站在捍卫国家主权的第一线,这既是承诺,更是不容置疑的实力。
信息来源:大河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