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狱友”变“狱诈”!男子出狱后自导自演“捞人”大戏,结果……又回去了!
俗话说“狱中遇知己,出狱好办事”,但有人却把这份“狱友情”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刚从看守所出来,就转身对狱友的家属下起了手!近日,泾阳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离奇诈骗案,剧情之曲折,堪比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的诈骗版。
“高材生”的“毕业设计”
把狱友家属当“创业项目”
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苟某在看守所里认识了因涉嫌介绍、容留、组织卖淫罪被羁押的李某。两人同吃同住,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难兄难弟”。苟某不仅摸清了李某的家庭情况,还默默记下了李某姐姐的联系方式——这可不是为了出狱后帮忙照顾家属,而是他精心策划的“毕业设计”:诈骗!
出狱后,苟某立刻启动了他的“创业计划”。他先后以“给李某送生活用品”“帮忙办理取保候审”等理由,通过微信从李某姐姐那里骗走了13400元。眼看姐姐这边暂时“榨不出油水”,苟某又无缝衔接,联系上了李某的母亲王某。
“影帝”上线:朋友秒变“检察官”
母亲当面递上2万现金
为了把戏做足,苟某拉来了自己的朋友李某(此李某非彼李某)扮演“神助攻”。2024年8月,当王某提出想见儿子时,苟某直接安排了一场“检察院领导见面会”——让朋友冒充检察院办案人员,一本正经地演起了“捞人流程”。
或许是演技过于“炸裂”,王某深信不疑,当场掏出2万元现金交给苟某,拜托他“疏通关系”。而真正的检察官还在纳闷:这年头,怎么还有人敢在检察院门口“现场办公”?
贪心不足:母亲赴西安追进度
再被“收割”1.5万
骗局如同雪球,越滚越大。2024年9月,王某亲自到西安打听案件进展,苟某见状继续加码:“要送生活用品”“要打点关系”……又是一通忽悠,王某又掏出了15960元。至此,苟某共计诈骗49360元,而同伙李某也分得35960元。可惜,这些钱并未用于“疏通关系”,而是被二人挥霍于网络赌博和日常开销。
结局亮了:骗子主动“带路”抓同伙
家属退钱求轻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苟某经电话传唤到案后,竟主动带领民警抓获了同伙李某——这波“戴罪立功”的操作,连民警都感慨:“你这‘业务能力’,用错地方了啊!”案发后,苟某家属主动退赔了全部赃款49360元。
据悉,苟某曾多次犯罪被判刑,对司法流程门儿清,没想到这份“专业知识”竟成了他诈骗的“底气”。最后,泾阳县人民检察院以苟某、李某涉嫌诈骗罪向泾阳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苟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检察官提醒
司法程序严肃规范,绝无“走后门”可能!遇到声称“能捞人”“能摆事”的“能人”,请立即报警——毕竟,真正的“关系户”,不会在看守所里找客户。
来源:泾阳县人民检察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