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4200吨垃圾围岛!巴厘岛洪灾揭露旅游繁荣的阴暗面
近日,印尼巴厘岛巴东区等热门旅游区域遭遇历史极值降雨,引发的灾难性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8岁的当地居民露丝至今心有余悸:“我的兄弟、父亲、母亲都被洪水卷走了,房子和里面的东西都消失了,我仍然感到震惊。”
52岁的伊・瓦扬・迪巴瓦回忆,倾盆大雨中,家中的狗将他惊醒,“几分钟之内”房屋就被积水围困,“场面骇人至极,我们完全说不出话”。
巴厘岛州长伊・瓦扬・科斯特坦言:“降雨量从未如此之大”,同时承认基础设施短板是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到访巴厘岛的外国游客达460万人次,已超过该岛440万的本土人口总量。
旅游业带来经济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专注于森林与土地利用研究的TreeMap机构创始人大卫・加沃指出,巴厘岛南部原本用于排水调蓄的稻田、椰子林,如今大量被道路和建筑物取代,“土壤不再具备吸收水分的能力”。
印尼环境论坛巴厘岛分会执行董事马德・克里斯纳・迪纳塔直言,为承接激增游客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土地用途转换、城市管理混乱以及空间规划法执行不力”,使巴厘岛陷入高灾害风险状态。
除了土地开发失控,垃圾管理危机同样雪上加霜。
巴厘岛最著名的国立大学——乌达亚纳大学副教授伊・格德・亨德拉万透露,该岛每日产生4200吨垃圾,不足半数得到规范填埋。
这些未妥善处理的废弃物堵塞水道与排水沟,在暴雨中进一步加剧了内涝灾情。
他无奈表示:“由于缺乏良好的废物管理系统,当地民众往往别无选择只能倾倒垃圾。”
气候变化更让局势雪上加霜。温暖大气蕴含更多水汽,使得极端降雨事件更频繁发生。
此次创纪录降雨正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而12月至1月的雨季峰值期仍面临更大灾害风险。
面对危机,巴厘岛政府已启动应急举措:拆除海滩非法建筑,严查沿河、山坡违规建设,将对四条主要河流沿岸建筑开展专项审查,并计划立法保护稻田不再被开发。
在废物处理方面,当地将关闭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倡导家庭自主处理有机垃圾,长远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短期内难以落地见效。
然而,新的隐忧正在浮现。计划中的第二座机场将开发范围扩展至巴厘岛北部,有望吸引更多游客。
马德・克里斯纳・迪纳塔担忧:“如果今天我们看到巴厘岛南部出现过度旅游,那么将来北部也会重蹈覆辙。”
伊・格德・亨德拉万呼吁政府加快行动:“若不能尽快解决基础设施短板与废物管理问题,雨季峰值期可能引发更大灾难。”
这场洪灾不仅是对巴厘岛应急能力的考验,更敲响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发展的警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