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自己人,还主动上门求放过,中方这一巴掌,韩方挨得不冤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中国商务部前几天刚下了一个通知,直接把韩国韩华海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给列入黑名单了。时间是2025年10月14日,这五家公司包括韩华航运有限责任公司、韩华费城船厂公司、韩华海洋美国国际有限责任公司、韩华航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还有韩华美国控股公司。这些公司主要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运营,干的是船舶建造、维修和供应链的活儿。从那天起,中国企业就不能跟它们做生意了,一分钱的交易都不行。这事儿一出,韩国那边就坐不住了,总统办公室赶紧说,正在跟中国沟通,希望把损失降到最低。说白了,就是求中国别把事儿闹大,手下留点情。
为什么中国要这么干呢?事儿得从美国那边说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早在2024年4月就启动了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觉得中国在这些领域有不公平竞争。到了2025年10月14日,美国正式实施了最终措施,包括对来自中国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啥的。韩华海洋的这些美国子公司,在调查过程中帮了大忙,提供了一堆数据,比如中国船厂的产能、价格曲线和专利清单,至少20多页材料。这些东西直接成了美国指责中国倾销的证据。韩华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毕竟他们收购了费城船厂,打算在那儿大干一场;另一方面,也是在配合美国的动作,间接帮着挤压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中国造船业占全球新增订单的65%左右,这块蛋糕谁都眼红。
韩华海洋不是光在商业上掺和,他们还深度卷入了韩美合作的MASGA项目。这个项目全称是“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听着像特朗普时期的口号,但其实是韩国支持美国复兴造船业的计划。从2025年7月底启动,韩国承诺投150亿美元,用来升级美国的老船坞,目标是五年内帮美国海军多造20艘补给舰。韩华具体负责阿拉巴马和密西西比的改造,包括设计方案、设备安装和工人培训。8月27日,他们就向费城船厂下了首批订单,10艘中型油轮加1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总值好几十亿美元。这些订单里,好多零部件得从中国买,比如钢材、发动机和起重机,占了三成多份额。现在制裁一落地,这些供应链就断了,项目进度肯定得拖后腿。韩国政府从项目一开始就知道内情,但没管住自家企业,让他们一边从中国赚钱,一边帮美国捅刀子。
韩国那边反应快得很,10月14日晚上就开会讨论了。外交部说,正在密切监测事态发展,要跟中美两边都谈谈,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内部评估,说韩华海洋年出口150亿美元,其中四成依赖中国市场,这次制裁直接切断了零部件采购,短期内库存还能顶一阵,但长期看,成本得涨20%以上。韩华股价从14日到16日跌了5.8%,市值蒸发不少。公司高层赶紧调整策略,找日本和欧洲的供应商顶上,但谁都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韩国防卫事业厅厅长昔锺健17日公开说,这事儿可能会影响韩美合作,但政府在努力协调。总统办公室更直接,说通过中韩贸易渠道在沟通,意思就是求中国别扩大范围,别伤到韩国本土业务。
这事儿还没完,更扎眼的是一笔军售交易。就在制裁前后,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议上传出消息,韩华集团(海洋是其子公司)正跟菲律宾谈卖CTM-ASBM反舰弹道导弹的事儿。这导弹还在开发中,预计2028年完工,单价200万美元,比欧美同类便宜多了,还附带分期付款和技术转让。导弹跟K239“天舞”多管火箭系统一配对,射程能到160公里,专打海上移动目标,正好覆盖菲律宾巴拉望岛附近的南海水域。那地方是南海争议的核心航道,菲律宾国防白皮书里明确列为优先防御区。韩华提交了正式提案,菲律宾军方已经在评估。这笔生意敏感得很,因为它直接牵扯到南海安全,中国在那儿有主权主张。韩国政府嘴上说要维持中美战略平衡,但没拦住自家企业往那儿推销武器,这等于在火药桶边上点烟。
韩国国内意见也不统一。釜山造船工会15日发公开信,说政府别在中美间瞎冒险,得保护工人饭碗。保守媒体把锅甩给外部,说韩国是中美打架的池鱼。但事实摆在那儿,韩华主动提供情报,主动推销导弹,哪是无辜的?美国那边也发话了,国务院说中国这是不负责任的举动,想干扰私人公司,破坏美韩合作,还承诺跟韩国站一起。韩国现在两头为难,一头是美国的大单,一头是中国的大市场。全球造船订单今年4000万修正总吨,中国占大头,韩国要是继续摇摆,损失的可不止这五家公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