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20:06

我是婺源人,在山东滨州魏氏庄园玩,不得不说的几点印象。

我一个婺源农村天天围着灶台转的老婆子,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又像大宅院又带炮楼的地方,这次跑到山东滨州魏氏庄园一看,我的天,比咱们婺源那些白墙黛瓦的古徽州大院结实多了,还能防土匪,这要是在以前,住这儿肯定特安心!

从婺源老家坐火车到山东滨州,再转汽车去魏氏庄园,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我跟我家老头子说,这路上的时间比咱们去婺源县城赶大集还长,不过好在滨州那边的汽车座位比咱们婺源的农村班车软和点,就是窗户开着风有点大,带着老人去的老乡可得记得让老人多穿件薄衣服。

到了魏氏庄园门口,我先瞅了瞅那大门,黑沉沉的木头,上面还刻着花纹,比咱们婺源祠堂的大门看着还威严,门口站着两个穿古装的工作人员,不过他们不跟人搭话,就光站着,不像咱们婺源景区里的工作人员,还会跟你说几句家常话。

走进庄园里,第一个看到的是个大院子,地上铺的都是青石板,我用脚踩了踩,平得很,不像咱们婺源农村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泞,听旁边的讲解员说,这些青石板都是当年特意从外地运过来的,铺的时候还得找平,不然走路容易拌脚。

我注意到庄园里的房子都是青砖厚墙,墙上还有不少小窗户,讲解员说那些小窗户是用来瞭望和打枪的,防备土匪的,咱们婺源的古房子可没这设计,因为咱们婺源以前没那么多土匪,房子主要是讲究通风和采光,这两种房子比起来,各有各的用处。

转到庄园的西跨院,里面有个马厩,现在还摆着当年的马车,我摸了摸那马车的木头,硬得很,比咱们婺源家里用了几十年的八仙桌还结实,讲解员说这马车是用枣木做的,枣木本来就耐用,难怪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摆在这儿给人看。

那天正好赶上滨州沾化那边的冬枣文化节,从魏氏庄园出来往沾化走的路上,全是拉冬枣的三轮车,车斗里的冬枣红通通的,看着就甜,路边还有不少卖冬枣的老乡,他们嗓门比咱们婺源卖茶叶的老乡还大,老远就喊“冬枣便宜卖喽”。

不过我得给老乡们提个避雷建议,别在魏氏庄园门口买冬枣,我问了问,比沾化县城里贵不少,后来我去沾化县城的市场看了,同样的冬枣,县城里能多买差不多一斤,咱们农村人过日子都讲究实惠,能省点是点,可别花那冤枉钱。

现在网上不都讲“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嘛,魏氏庄园这点就做得好,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假布景,连墙上的砖缝都还是老样子,没有重新抹水泥,比有些景区弄的假古建筑实在多了,咱们农村人就喜欢这种真实的东西,不喜欢虚头巴脑的。

我在庄园里看到不少老物件,有当年的油灯、算盘,还有女人用的针线筐,那些针线筐跟我婆婆当年用的有点像,就是花纹不一样,魏氏庄园的针线筐上绣的是牡丹,咱们婺源的针线筐绣的多是梅花,这可能就是南北文化不一样的地方吧。

庄园里有个账房,桌子上还摆着当年的账本,我凑过去看了看,上面的字是毛笔写的,比咱们村里小学老师写的还工整,讲解员说这些账本都是真的,记录的是当年魏家做生意的收支,我心想,这魏家当年肯定是个大财主,不然哪有这么多账要记。

从账房出来,转到了花园,花园里有个小池塘,池塘里还有几条小鱼,不过水看着不算太清,比咱们婺源村里的池塘差远了,咱们婺源的池塘水清亮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可能是这边天气比婺源干燥,池塘里的水更新得慢吧。

我跟我家老头子说,魏氏庄园虽然大,但是逛起来不费劲,因为路都很平,不像咱们婺源的古村落,好多路都是上坡下坡,老人走起来费劲,要是村里的老姐妹们想来,我觉得挺合适的,不用怕走路累着。

中午在庄园附近的小饭馆吃饭,我点了个炒青菜,一口下去,好家伙,比咱们家腌菜还咸,我赶紧跟老板说少放盐,老板才笑着说他们滨州这边口味就这样,喜欢咸点的,所以老乡们去的时候,记得跟饭馆提前说少放盐,不然吃着难受。

吃完饭,我又回到庄园里逛了逛,看到有不少游客在拍照,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拿着手机对着老房子拍个不停,我也让我家老头子给我拍了几张,背景是那个炮楼,我想回去给村里的老姐妹看看,让她们也知道山东有这么特别的宅子。

现在网上不是流行“特种兵旅游”嘛,咱们农村人可别学那个,魏氏庄园得慢慢逛,里面的每个房间都有故事,要是跟“特种兵”似的走马观花,根本看不出啥门道,咱们来一趟不容易,就得悠闲地逛,把该看的都看了。

我注意到魏氏庄园的讲解员都很有耐心,不管你问啥问题,他们都慢慢跟你说,不像有些景区的讲解员,说几句话就催着你走,我问讲解员魏家当年是做啥生意的,他跟我说魏家是做盐业和当铺生意的,在当年特别有名。

咱们婺源的古村落大多是姓汪、姓胡的聚族而居,魏氏庄园就是魏家一户人家的宅子,这一点差别挺大的,咱们婺源的古村落里有祠堂,大家一起祭祖,魏氏庄园里也有祠堂,不过是魏家自己的,只能魏家人用,这就是大族和单户财主的区别吧。

从魏氏庄园出来的时候,我看到门口有卖当地特产的,有芝麻酥、枣糕,我买了点芝麻酥尝了尝,甜而不腻,比咱们婺源的酥糖口感软一点,要是家里有小孩的,带点回去当零食挺合适的,不过别买太多,放久了容易潮。

我跟我家老头子说,这次来魏氏庄园没白来,既看了不一样的老宅子,还赶上了冬枣文化节,吃了甜冬枣,就是路上有点远,要是以后交通再方便点,咱们村里更多人能来看看,毕竟这么特别的地方,不是哪儿都有的。

现在天气慢慢凉了,滨州10月份的温度比咱们婺源低个三四度,我去的时候就没带够衣服,后来在当地买了件薄外套,所以老乡们要是这时候去,一定得多带件衣服,别像我一样冻着,出门在外,身体舒服才最重要。
pic/arv03gf2nfc.jpg
我觉得魏氏庄园比咱们婺源的一些热门景区人少点,不用挤来挤去,逛着舒心,而且这里的历史味儿更浓,都是跟一户人家有关的故事,咱们婺源的古村落是跟整个村子的人有关的故事,两种感觉都好,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pic/jxz4adfzv5q.jpg
这次去山东滨州魏氏庄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南方的婺源,还是北方的滨州,都有自己特别的老建筑、老文化,咱们农村人多出去看看,能知道不少以前不知道的事儿,下次要是村里老姐妹想去,我还能给她们当个向导,跟她们说说该注意啥,该去哪儿买冬枣便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婺源人,在山东滨州魏氏庄园玩,不得不说的几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