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2 22:29

杨振宁的遗憾:父亲到死都没原谅他改美国国籍,事情真相很心酸

杨振宁的父亲在知道儿子想要更改美国国籍的时候,在电话里头给儿子杨振宁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成为一个美国人,你就不要再回来见我了。”


杨振宁在另外一头沉默良久,最终还是不顾父亲的反对,加入了美国国籍,从此以后一帆风顺。
在美国物理界出人头地,拿到了最好的资源,最后还揽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也是很多人诟病杨振宁的一点。
即使后来杨振宁恢复了中国国籍,在清华大学任教多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
为中国物理学做出了积极贡献。

仍然有人不服气,说杨振宁就是个墙头草,两头倒,然而事情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1这事情还得说回1943年,那一年杨振宁20出头,正是人生大好年华,在清华大学天之骄子里,他也属于头1号人物。
物理是顶尖的好,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庚款兴学”的考试,这个助学项目由政府和富豪资助。
为了给那些有能力的学生,出国留学的机会,吃食住宿费全包,让他们成长成为华人世界的中流砥柱 。

刚到美国的杨振宁兴奋极了,满大街都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在街上转一圈,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繁华。
杨振宁想:今后中国也应该是如此模样。
他就住宿实验室两头跑,杨振宁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虽然老师是物理界的大拿人物。
一开始也并不待见杨振宁,还是他的天赋打动了老师,申请学校资金也是个大麻烦,别人一见他华人面孔就把他的申请资料打回
身边的圈子都是华人,大家相互一说,都有这个问题。

等毕业以后杨振宁要找工作了,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普通的公司能接受杨振宁,可能那些问题都太枯燥,并不能让他更上一层楼。
真厉害的国立实验室,都有要求,必须是美国国籍。
临近毕业,老师也劝杨振宁:“你的国家实在是太贫穷,而且正在动荡,希望你换美国国籍留在这里生活,也能让你成为这个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
老师说的每一条都让杨振宁感到犹豫。
最开始他确实想要回国,可在美国待了几年,见识到了这里的繁华,当年的同学,10个里有9个也放弃了回国,都有了不错的工作。

留在这里是稳定而且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拒绝最先进的技术,回国就不一定,
杨振宁不安一直到1950年,他想要回国看一看,这个想法他已经想了好几个月了,临走之前他跟朋友聚会。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可以,他想在那里找一个机会。
面对朋友的劝阻,杨振宁一笑:“没事的,要是不成功我还能回来不是吗?”
2就要走在这条路上,1950年突如其来爆发的朝鲜战争,打断了杨振宁的计划。
这场战争让美国社会更加痛恨外来的华裔,让美国人觉得如果放在这里学习的华裔回到中国。
那简直就是自己造出来的子弹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美国总统杜鲁门要维持这场技术壁垒,他下了一个命令,要求所有具备中国血统,而且是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通通不允许返回中国。
最绝的是他不允许这批人出境,怕华裔转机回到祖国。
多年之后,杨振宁在采访报道中提到了这件事情,早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里写满了心酸。
可一直拿着中国国籍在美国,杨振宁的工作生活本来就受到巨大的影响,当时的华人圈子,因为杜鲁门的决定纷纷转向美国国籍。

前路迷茫,华人圈子更是传闻:“干脆成为美国人吧,现在中国美国在打仗,如果我们拿着中国国籍,如果美国人输了,会不会对我们下手呢?”
华人们惶惶不安,在美国人的地盘上,没有人能保护他们。
但要是成为美国公民,那就不一样了。
回家已经是个不可能的事情,退路已经没有了,为了让生活好起来。
杨振宁跟一些朋友决定加入美国国籍,这个决定并不好做,杨振宁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的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心酸的决定。
唯独不敢跟父亲说,在电话里两人含蓄了一番,父亲很高兴,毕竟在不久之前儿子就说要回到中国来。

他们还说回中国后的日子怎么样的生活。
后来父亲还是知道了,直到临终之前,他都没有原谅杨振宁更改国籍的决定。
3但是也有很多观众会觉得,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简直是冥顽不化,儿子留在美国那不就是大好截图,为什么非要他回到中国来?
那还得说到曾经了。
杨武之在中国物理学界也小有名气,他成长在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当年也是公派留学生。

到了美国留学接触过了这里的繁华,也是学习物理出身,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都学习过,参加过很多重大的项目,属于重点人才。
学成归来后面对高薪邀请,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
回到中国的杨武之,感叹于自己的祖国并没有数论人才,在学校里头他还是第1个教授此等知识的人。
儿子杨振宁出生以后,杨武之也秉持着这个希望,为儿子起了这两个字,就是让他振兴中国,让这里安宁平和。
儿子也继承了杨武之的天赋,在物理学上迸发出了天大的天赋,后来也拿到了公派留学的资格。

儿子离开家的那一天,他都认为他的儿子会回到祖国来,所以对于儿子更改美国国籍,他将其视为背叛。
4另外一头在美国的杨振宁,日子其实过得也不好,虽然已经加入了最顶尖的物理工作室。
可杨振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自己的外表,别扭的英语口音,每次一到实验室,跟人交谈的时候,这种外乡人的感觉更胜一筹。
杨振宁找到了安慰自己的方法,国籍只是外表的,只是一时之策,他的心中还是认同中国。
“我无时无刻觉得我是个中国人”

在1970年和1972年,美国和日本结为最亲密的盟友,两国的经济和上层人物交织在一块。
日本再拿到冲绳列岛的统治权力是,顺手把钓鱼岛列入其中,那只是一座小岛,在自己最亲密的盟友手中,美国人同意了这一说法。
于是新的一张地图,钓鱼岛赫赫列在日本地图中。
在华人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可很少有人敢出头,毕竟这是美国的地盘,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当时恶劣极了。
杨振宁还是拉起了一帮队友,组成了保钓运动。
他们的抗议声,传回国内和对岸,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振宁的遗憾:父亲到死都没原谅他改美国国籍,事情真相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