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3 10:55

14)非周末转山,秋日郑州放晴日,五人小分队明月寺

连绵的阴雨把郑州的秋天泡得发潮,直到10月15日这天,天空终于放晴。
pic/xsthhvyqm4y.jpg
我们五人小分队早已按捺不住对山野的向往,一早就约好奔赴巩义,开启明月寺到卧龙台的10公里徒步穿越。
pic/tbpfh5p3q5w.jpg
早上9点半,车子稳稳停在山脚下,我们收拾好背包,踩着微凉的空气开始爬山。
pic/crjbed1arhb.jpg
山路藏在树林间,蜿蜒的石阶被夜晚的雨水润得有些湿滑,却恰好洗去了浮尘,连空气里都飘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
pic/3mdqp5h4doz.jpg
两侧的黄栌树正处在变色的过渡期,叶子边缘泛着浅浅的黄,风一吹,叶尖的露珠便簌簌落下,滴在衣领上,凉丝丝的很舒服。

pic/ss51w1kfpp3.jpg
脚边的石阶缝隙里、腐叶堆上,到处都是毛楂楂的橡子壳。有意思的是,不少橡子已经冒出了细细的芽,像是迫不及待要探出头看看秋天。

pic/pczrwguq5jb.jpg
我们走得慢,遇见滚落在石阶上的发芽橡子,便弯腰捡起来,轻轻埋进旁边松松软软的腐叶土里。

pic/byay1c42hgo.jpg
想着来年春天,它们或许能破土而出,长成挺拔的小树苗,心里竟多了几分期待。

pic/twa2mbvstyw.jpg
一路走走停停,最惊艳的莫过于踏上卧龙台的那段路。远远望去,一条“红叶连廊”顺着山势铺开,黄栌的红得热烈,还有些杂树的叶子黄绿相间,层层叠叠。
pic/qxkn5qbh1gw.jpg


pic/j0pyw30gtcd.jpg


pic/2pjaa2vpgso.jpg
非周末,山间人很少,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偶尔的鸟鸣,能安安静静地站在红叶下,看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连呼吸都觉得畅快。

pic/31pss2wc4mw.jpg


pic/bna1gyqxlqh.jpg

pic/h3sjqsdixde.jpg
到了卧龙台,早已饥肠辘辘,我们直奔农家,一对老夫妻在忙碌着,点了两份炒凉粉和红薯面。
pic/chlvfuwd1de.jpg
炒凉粉裹着浓郁的酱香,入口滑嫩;炒红薯面带着粗粮的韧劲,嚼起来满是香甜——没有复杂的调料,却透着食材最原始的家常味道,却比城市里的大餐更暖胃。

pic/b201gy5vjld.jpg


pic/w43fqbz0d5g.jpg


pic/3ubs5lknyld.jpg


pic/ublvnlth04l.jpg
饭后,我们在卧龙台的观景处拍照打卡,身后是连绵的秋山与成片的红叶,镜头里的笑容,都沾着山野的清爽。

pic/gl1ieruvlsa.jpg


pic/sbtdvivxaxz.jpg
下山的路比上山轻松,左转右转间,山林的景色渐渐柔和。不知不觉走到明月寺上方,往下望去,寺院藏在绿树间,红墙黛瓦隐约可见。

pic/bac335lygv2.jpg
走进寺里,果然清静得很,没有香火的喧闹,也寻得了古寺中无人打扰的安宁。
pic/kjpz4yambxk.jpg
明月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明月村,地处荥阳、巩义、新密三市交界之处。
pic/u33acifkywj.jpg
该寺最初名为铁佛寺,始建于明代,历史上多次损毁与重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进行过重修,2005年也进行过修复。寺庙坐西北朝东南,由上下两层台地组成,上层台地中央是大殿,供奉着“西方三圣”,左侧是药师殿,右侧是广生殿,殿宇周围菩提树与银杏树相映成趣,下层台地前方山涧中有黑龙潭。

pic/ubemkcpgvg5.jpg
10公里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装满了秋天的惊喜。
pic/czbqyjf2i42.jpg
原来只要走出家门不必等周末,不必盼晴空万里,一场雨歇后的秋山行,便足以,一步一景,一步一惊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非周末转山,秋日郑州放晴日,五人小分队明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