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板块下周要起飞?这3个“动力组”已经把涨的底气攒足了
最近不少人喊“电池板块下周要起飞”,还说“各动力组准备就位”——这话不是瞎喊,是真有几个硬逻辑撑着。不是靠概念炒热度,是终端卖车的数据、电池厂的利润空间、政策技术的催化,这三样都凑齐了。今天用最新数据扒透,为啥电池板块下周能有行情。一、终端卖车“爆单”,电池需求直接被“喂饱”电池的需求,直接绑着新能源车的销量——2025年10月的最新数据已经把底托住了:
• 国内新能源车单月卖了132万辆,比去年同期多卖17万辆,涨了15%;
• 对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干到55GWh(1GWh能供2万辆新能源车),比去年多10GWh,涨了20%。
重点是“新车型带量”:比亚迪宋L(续航650公里)10月卖了2.8万辆,特斯拉Model Y(续航700公里)卖了5.2万辆,这俩都是“大电池车型”,单辆车的电池用量比老款多20%。而且车企11月的排产还在涨——比亚迪排产30万辆(比10月多3万),特斯拉上海工厂排产7万辆(比10月多5000),电池订单自然跟着“堆起来”。
二、成本降了,电池厂“赚得多了”,利润底气足之前电池厂的利润被原材料压得喘不过气,现在“成本红利”刚落地:
• 锂价从年初18万/吨跌到现在14万/吨,电解液(天赐材料的)价格降了10%,隔膜(恩捷股份的)降了8%;
• 但电池的终端售价没怎么降——比如宁德时代给车企的电池报价,只比年初降了5%。
一来一回,电池厂的毛利直接涨了:宁德时代Q3毛利回到22%(Q2才20%),比亚迪的电池业务毛利也到了18%。以前是“卖得多但赚得少”,现在是“卖得多还赚得多”,机构自然愿意买,这是“基本面撑股价”的核心。
三、政策+技术“双催化”,情绪直接拉满光有需求和利润还不够,下周的“情绪催化剂”已经就位:
• 政策端:上周工信部刚发了“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升级方案”,要求2026年回收利用率到90%。现在电池回收的利润有多高?宁德时代Q3回收业务赚了2亿,比去年翻了倍——这个政策等于给电池厂加了个“额外赚钱渠道”;
• 技术端:宁德时代下周要开“半固态电池发布会”,据说配套的新车型续航能到800公里,成本只比传统电池高10%。这消息已经在行业里传开了,只要发布会落地,板块的热度直接就能炸。
“各动力组准备就位”,其实是这三拨人都准备好了
说“动力组准备就位”不是空话,是产业链上的关键角色都踩准了节奏:
• 头部电池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Q4电池订单已经排满,11月的产能全拉满了;
• 中游材料厂:天赐材料的电解液、恩捷股份的隔膜,11月供货量比10月涨了15%,跟着电池厂的节奏走;
• 资金端:最近3天,北向资金买了电池板块20亿,融资资金也加了12亿,钱已经提前进场等着了。
当然,不是说下周电池板块只涨不跌——要是涨得太快,可能会有小回调。但这三个支撑逻辑(终端需求、利润空间、情绪催化)都没破,回调反而可能是上车的机会。
(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