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地产大鳄被抄家!搜出500多根金条,更有国家领导参与其中!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欣阅越南中部沿海城市芽庄现在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检察院在福山集团老板阮文厚家中,收缴了1422份房产证和501根金条。这是越南最近几年里最大的房地产腐败案之一。
这起案件因涉案资产数额惊人、类型多样,尤其是查获的大量黄金资产,自调查阶段起就持续引发越南国内舆论关注。
出人意料的是,阮文厚竟然要求用收缴的金条来弥补受害者损失,以减轻自己的判决,法院竟然还同意了。他是通过什么手段在九年内贪腐如此多资产呢?这些人又为什么对黄金情有独钟?
这批黄金并非普通的赃款,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指标,是衡量这起贪腐大案深度和广度的“标尺”,也是影响司法进程的“变数”,更是窥探越南当前经济犯罪特征的“病症”。
当调查人员从阮文厚及其妹妹阮氏香的住所搜出总计534根金条时,抽象的7万亿越南盾欺诈款,瞬间变成了可触摸、可掂量的贪婪实物。这比数字更能冲击人心。
这笔巨额财富的起点,要追溯到2016年。当时,阮文厚盯上了庆和省芽庄市一块面积达63公顷的国防用地。按照规定,这种性质的土地严禁交易,更别提用来开发商品房。
可是在阮文厚眼里,规定就是用来打破的。他通过伪造文件,并与一众手握重权的官员串通,将这块国防用地据为己有。他的“保护伞”阵容堪称豪华,从省委书记黎德荣,到省人委会主席阮战胜,再到副主席陶康,甚至连国防部经济局前局长范国勇上校都牵涉其中。
正是这张由地方政府、军方和房地产资本共同编织的权力大网,让阮文厚得以设计出所谓的“假交易”和“假项目”,堂而皇之地对外谎称土地已“获得合法许可”。
于是,这起官商勾结的土地侵占大戏正式上演,最终成功骗取了683名受害者的巨额资金。查获的1422份房产证明和那辆梅赛德斯-奔驰S600豪车,都只是这庞大犯罪链条上的一环,而那500多根金条,则是这一切罪恶交易最直接、最赤裸的物化证明。
在法庭上,这批被扣押的金条,却摇身一变,从犯罪证据成了阮文厚试图自救的筹码。他主动向法庭提议,希望能出售自己名下的501根金条,目标是筹集600亿越南盾,用来赔偿部分受害者的损失。
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策略。检察院方面也出人意料地同意了这一请求。这一决定,让这批金条的角色瞬间转变,它不再是静止的证物,而变成了一个动态的金融资产,一个潜在的赔偿资金池。
更有戏剧性的是市场的走向。自从案件在2024年2月底被起诉以来,越南的金价一路狂飙。
当初这批黄金的总价值仅约385亿越南盾,但到了10月31日,其官方市场价已经飙升至超过733亿越南盾。如果通过黑市渠道出售,估值甚至能超过820亿越南盾。
这意味着,躺在证物室里的金条,价值几乎翻了一倍。这个意想不到的“增值”,为案件的后续处理增添了巨大的变数。
一方面,它大大提升了对683名受害者进行赔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对司法机关如何选择最佳时机和方式处置这笔资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律的公正裁决,在此刻竟也需要考量金融市场的波动因素。
福山集团案中的黄金并非孤例。翻看越南近年来的重大经济犯罪案卷,黄金几乎成了“标配”。比如在另一起NextTech集团主席阮和平的案件中,警方同样从其名下查封了多达597根金条,按现价计算,价值超过874亿越南盾。
这种现象背后,深刻反映了部分企业主对高价值、易储存的硬通货的路径依赖。在他们看来,黄金是隐藏非法所得最安全、最便捷的工具。
而媒体的评论则一针见血:“面对土地,权力最容易失去控制,贪心也最明显。”这类案件的根源,在于越南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与滞后的监管体系之间的巨大鸿沟。“借项目名义侵占土地”的腐败模式层出不穷,而黄金,恰恰是这些腐败链条最终沉淀下来的、最精华的产物。
当然,调查机关对黄金资产的高度关注也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越南的反腐工作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新趋势。黄金的频繁出现,既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对金融监管和资产追查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阮文厚的501根金条,就这样串起了整起案件的全貌。它既是罪恶的量化体现,让我们看到了腐败的惊人规模。
也是司法博弈中的一个变量,让法律程序与市场脉搏意外联动。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越南社会在高速发展转型期所面临的系统性困境。
审判福山集团案固然重要,但比惩罚几个罪犯更关键的,是如何根治由这起案件所揭示出的“黄金病症”。如何扎紧制度的笼子,完善市场监管,这或许才是越南未来将要面临的更大考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