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叔同简介的生平

[复制链接]
查看: 20|回复: 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0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4:3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述李叔同的三大人生
李叔同的一生,可以总结为三件事:救国、艺术和佛法

李叔同的一生布满了传奇色彩,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选择阔别红尘,遁进空门,留给众人无尽的惋惜和遗憾。

他出身显赫,从小师从名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赴日本进修,学习绘画的同时,他在音乐,戏剧等艺术都有着极高的造诣,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

终其一生,李叔同不过做了三件事,却留给众人无尽的财富。

一、爱国赤子心

李叔同的传奇命运,似乎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早已注定。

相传,他出生时,便有一只漂亮的喜鹊,衔着翠绿的松枝落在了产房的床上。人们都说这是吉祥的征兆,李叔同也一直随身带着那支松枝。

青年的李叔同,面对积贫积弱、腐败落后的国家,十分愤慨而又痛心。救国心切的他以“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为口号,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运动。

变法失败后,李叔同不得已和家人逃到上海避难。紧接着,他进进了南洋公学学习,看着国家危难,李叔同毅然投身于风暴之中。

“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冷梦不春”,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他的满腔忧愤无处发泄,十分痛苦。

后来李,叔同加进了“沪学会”,这个组织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从而富强国家为目的。他们崇尚武学,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兴办义学,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倡导移风易俗。

为了寻求救国的良方,李叔同踏上了远赴日本留学的道路。

在日本他加进了中国同盟会,还将演话剧的收进寄给祖国的多难区。话剧成为了李叔同揭露帝国主义丑恶嘴脸的武器,对其罪恶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即使后来遁进空门,李叔同也从未丢弃爱国之心。他将佛法和救国结合,极大鼓励了广大青年参于救亡图存。

二、一代艺术大师

李叔同在音乐,绘画,戏剧和篆刻等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就不言而喻,是民国时期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

他是中国第一位学习美术的留学生,在学习西洋绘画的同时,音乐,诗词,书法样样精通。

李叔同首先将西方的音乐理论先容到中国,创办了第一本音乐杂志,对国人的音乐理论启蒙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绘画上,他兼具了印象派和写实派之长,艺术大师姜州书评价他的作品:

“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欲活,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李叔同曾经男扮女装演过茶花女,长裙摇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尽是茶花女的风情和妩媚。

后来的舞台剧表演中,他担任了全部的舞台和美术设计,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回国后,李叔同在城冬女学教美术和音乐,同时担任《太平洋报》的主笔和编辑,开创了中国广告艺术。

除此外,他还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西洋美术史,遗憾的是未能流传下来。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中,音乐和美术从来得不到重视,但是李叔同却教得十分认真,说起他来同事和学生无不肃然起敬。

除却绘画音乐,对于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篆刻李叔同也大加倡导,有着极高的造诣。

?

三、一代传奇高僧

李叔同十五岁时便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口,福贵终为草上霜”,本该是青春正盛的少年郎,他却已经对人生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向往超脱世俗的生活。也正是由于如此,他开始接触中断食,并感到快乐和轻松。

后来,李叔同对佛法产生了爱好,经常到寺庙里习静听法,期间熟悉了彭乃。不久后,彭乃忽然选择了出家,他十分触动,将日本籍的妻儿安排妥当后,也下定决心遁进空门。

这一壮举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谁也不会料到这样一位大师会忽然出家。

或许正是由于遍历红尘,才更懂得众生的可贵。李叔同要像佛那样“恩仇恩仇苦相忘,拯救众生出苦坛”。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从艺术大师到空门僧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一颗对众生温柔的心,是“于过往无量数劫种了善根的”。

进了空门后,弘一选择了戒律最为森严的律宗,严格自律,潜心修行,将律宗发扬光大,更为了律宗大师。

而佛法中所传达的慈悲为怀,也被弘一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圆寂之后,还担心自己的骨灰盒烫到蚂蚁,特地交代弟子好生放置。

可以说,李叔同的一生一直贯串着三件事:爱国,艺术和佛法。

每一样他都做到淋漓尽致,让人动收留。

答: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李叔同生平诗十首?
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悉千缕。

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

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

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回往。

轮中枕上闻歌口占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中断念家山。

劝君莫把愁颜破,西看长安人未还。

这首诗歌没有公然发表,载于许幻园《城南笔记》及李成蹊《辛丑北征泪墨》。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船,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收留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这首诗写早秋的景色,像一幅白描画,读之只觉素淡清远;不仅没有悲秋之味,“秋花点点头”还颇为灵动活泼。

春游

东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回往,花外疏钟送夕阳。

整首诗淡然清浅,写到了梨花、菜花、柳花、芥花,但却不写春天之生机热闹。最后一句以夕阳作结,使整首诗看上往静穆庄重,韵味深远。

咏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往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已,曾有渊明为举觞。

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二尽

其一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

玉钩斜畔隋家塚,一样千秋冷夕曛。

其二

飘零何事怨春回,九十韶光花自飞。

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

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

风风雨雨忆前尘,悔煞欢场色相因。

旬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

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冷梦不春。

眼前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这首诗风格是佛家的。“心先死”、“梦不春”,道出了自己内心状态。最后两句,写大千世界是泪海,纯是佛家境界。

清平乐?赠许幻园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

文采风骚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

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本是一首歌词,但却比很多诗词写得都要好。第一节写景,意象非常多,形成一个送别的不忍的意境。“芳草碧连天”,是以美景衬托哀情;“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则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题梦仙花卉横幅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寿世无长物,图画片羽留。

李叔同婚姻史?
1. 俞氏

李叔同十八岁时遵奉母命与俞氏(津门茶商之女)结婚(李叔同夫人俞氏卒年为1926年正月初三)。

与天津俞氏结婚。俞氏长叔同两岁。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有子(乳名葫芦),早年夭折。1904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子李端生。

2. 杨翠喜

杨翠喜是李叔同的初恋情人,两人初识在一个诗情画意的夜晚。从相遇的那天晚上起,李叔同每晚都要到她唱戏的天津福仙楼戏园为她捧场,散戏后便提着灯笼陪送她回家,一路谈情说爱,你侬我侬。李叔同在戏剧方面本就有深厚的底蕴,于是他为她讲解其所演绎的戏曲中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甚至手把手指导杨翠喜舞台身段和唱腔。“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展,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这是李叔同赠给杨翠喜的诗,可以想象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但造化弄人,好景不长,李叔同身为豪门才子,他的家庭又如何能收留许他爱上一个妓女戏子?在母命与爱情之间挣扎徘徊了很久之后,他放弃了爱情,与初恋情人伤感地分手。又一说是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到天津,看上了杨翠喜,段芝贵以巨资将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李叔同痴情落空,后来看破红尘遁迹空门。

3. 李苹香

李叔同的第二个红颜知己便是才女名妓李苹香。李苹香以诗才驰名上海,颇受文人喜爱。1901年夏天,李叔同与母亲、妻子由天津迁往上海。那时,他因赞同康有为、梁启超变法而成了当局眼中的敌人,无奈避祸沪上。李叔同在上海的那几年,应该说是他人生中的低谷和消沉时期,也是思想的脱变期。他同一班公子哥们,经常出进于声色场所,与上海滩的名伶名妓们打得火热,他与沪上名妓朱慧百、李苹香和谢秋云等都是好友。但是,李淑同与李苹香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交往。

李叔同第一次来到李苹香的天韵阁,就以“惜霜仙史”之名赠李苹香七尽三首:

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最高楼上月初斜,惨绿愁红掩映遮。我欲当筵拼一哭,那堪重听《后庭花》。

残山剩水说南朝,黄浦东风夜卷潮。《河满》一声惊掩面,可怜肠中断玉人箫。

后来,李叔同进进南洋公学学习,他与李苹香的交往更加频繁了。除了上课,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和李苹香待在一起。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风花雪月,情深意长。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数年之后,李叔同由于母亲病故,深受刺激,决意离别诗酒风骚的上海洋场,远赴日本留学。李叔同与李苹香互相以诗赠别。李苹香一生命运坎坷,沦落风尘,但性格却颇潇洒,明白与李叔同没有结果,便移情于另一个才子章士钊。

关于弘一大师的生平简介及语录
分类:社会民生>>宗教

题目描述:

关于弘一大师的生平简介及语录

解析: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国内”的大师,集诗、词、字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同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空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众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布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回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超星学习通-超星网络学生登录入口-超星官网网页版登录入口-超星尔雅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