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

[复制链接]
查看: 30|回复: 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1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气力进行产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产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气力,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产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产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产业和轻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中断增加农业和产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中断进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953~1957)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就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为有计划地建设创造条件。

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试编了全国国民经济年度计划。1952年,成立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同时,加强了对国营企业和基本建设的治理。尽管如此,在既缺乏编制计划的经验,又无精确统计资料确当时,编制和实施全国性的经济计划难度很大。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通过,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陈云具体主持了这项工作。

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吸收各省(市)和中心各部的意见和参考苏联

1953到1967年背景:三大改造完成,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土地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以实现社会主义产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闭。当时,产业基础特别是重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产业不到国民经济的10%,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且相关人才匮乏。

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共和国领导人殚精竭虑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题目。

1951年2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共中心已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题目。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心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预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预备工作。

编制五年计划,是学习苏联经验的做法。

关于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中共中心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指出:“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业已开始。这一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为了加速国家建设,除应动员全国气力,集中全国人力和财力以赴外,必须加强国家建设的计划工作,使大规模建设能在正确的计划指导下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盲目性。”

然而,由于旧中国留下的统计资料很不齐全,国内资源状况不明,从中心到地方都缺乏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国际物流,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且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短时间内没有确定下来,“一五”计划只能采取边计划、边执行的办法,不中断修订、调整、补充。

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心的直接领导下,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由周恩来、陈云同道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逾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产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时新中国刚结束平叛、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赢得了较好的国内、国际和平环境,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条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的基础上开始的。

当时的情况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于1952年底胜利完成。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1949年466亿元,1952年为810亿元),其中:现代产业增长了178.6%,农业增长了48.5%。1952年,产业和农业的主要产品的产量,除个别的以外,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交通运输和国内外贸易等也有了相应的恢复和发展。

国家在平衡财政收支和稳定物价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国民经济改造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加强了。在政治方面,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日益巩固。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实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但是,还有另外一些情况。那就是:现代产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还只占43.1%,在产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只占35.5%。同时,当时对我国资源情况还不清楚,资金不足,缺乏建设干部,没有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这些都将给建设带来困难。另外在农业经济中,小农经济仍占尽对上风。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资本主义产业产值还占产业总产值的30.6%)等。

我国就是在这样条件下,开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从哪年开始
法律分析: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历年五年规划时间如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超星学习通-超星网络学生登录入口-超星官网网页版登录入口-超星尔雅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