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09:56

南方观察|周周精彩不重样!东莞文旅激活“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新春佳节,漫步“东莞记忆”,在City Walk中寻觅浓郁年味;春暖花开,相约东坑“二月二”,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盛夏来临,跃入草莓音乐节和“火柴盒”潮流音乐会,随音浪尽情舞动;金秋送爽,流连寮步香市灯会,在古风雅韵中欢度中秋与国庆双节……

2025年1月莞城街道“东莞记忆复古CityWalk”活动。
而这远非全部——东莞的每个月、每一周,都在持续上演新的精彩。
自2023年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东莞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更是迎来“开门红”——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城市吸引力与消费活力。这一成绩,正是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三年来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体现。
通过开展多元文旅活动、建设惠民文旅项目、打造人气文旅品牌,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推动三者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文旅产业体系,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拓展新路径。
假日引爆:主题活动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
从每一个被点亮的多彩周末,到小长假的近郊微度假,再到黄金周的城市狂欢,东莞的日历上,假期已被标记为激活消费、展示魅力的黄金窗口。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正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将这些散落的节点串联成一条熠熠生辉的珠链,持续打造全域联动、全时精彩的文旅盛宴。
2025年1月,东莞发布湾区首个周末游文旅品牌——“湾区周末IN东莞”,整合全市34个镇街(园区)资源,推出全年52周不同主题周末游玩攻略,进一步激活湾区文旅消费市场,逐步构建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热点、全年都精彩”的文旅新生态。
2025年上半年,“湾区周末IN东莞”已举办活动33场,参与人数突破747万人次,累计曝光量达2.8亿。
与此同时,“进莞来”系列假日活动也成为了引客入莞的“闪亮名片”。
春节期间,“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系列文旅活动以9大主题版块、400多项精品文旅体活动,掀起年味热潮。随后,“乘高铁 品荔枝 进莞来”活动以高铁出行+荔枝采摘体验为核心,吸引广大高考学子及各方游客体验荔枝文化。而“吃烧鹅·进莞来”活动更是成功“出圈”,通过“炫烧鹅腿大赛”“品鉴指南”“烧鹅自由专线”及“烧鹅搭子”等互动话题,成功引爆“东莞烧鹅”热点,社交平台累计曝光达4亿。
今年“十一”黄金周,东莞围绕“金秋·进莞来”主题,密集推出超300项文旅活动,形成“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
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ד最岭南”文化馆鸿福桥市集火热开启;“共迎十五运 精彩在东莞”2025 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嘉年华覆盖全市;“千年香市·月满莞邑——2025 东莞中秋灯会”让千年香市在中秋月色下焕发新彩;此外,通过酒店文旅季、主题线路及镇街特色消费活动有效激发了文旅市场活力,带动了人气与消费的显著增长。
此外,音乐节也以其强大的青春号召力,成为东莞假日经济的又一“流量引擎”。
阳光、草地、音乐热浪与青春气息……“五一”假期,东莞为期3天的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8万乐迷齐聚现场,带动相关行业收入约2.8亿元,占据旅游收入的十分之一,成为本地文旅消费市场的现象级爆款,成功入选广东省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充分展现东莞在消费提质与文旅融合方面的示范活力。
假日文旅新潮涌动的当下,东莞深植传统、呼应新潮,通过精准对接市场、创新消费场景,成功塑造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东莞实践”。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
展赛赋能:活动聚势撬动流量变“留量”
如何让大型活动带来的巨大流量,不止于昙花一现?东莞给出的答案是:以赛事展会为桥梁,推动城市 “流量” 向持久 “留量” 与产业 “增量” 深度转化。
2024年12月,阔别五年,“莞马”归来。融合“潮流范”、“跨领域”、“烟火气”三大特色,吸引近6万名跑友报名,为期四天的活动带动相关消费1.2亿元。2.2万名选手沿“最美城市赛道”奔跑,感受“双万东莞”魅力。沿途还设立东莞特色“烧鹅补给站”,将人文关怀与城市形象巧妙融合,展示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亮丽风采。

2024年东莞马拉松。
2025年8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石排镇举办,吸引600多家海内外企业、2000多个 IP 参展,近10万观众入场,意向合作金额达15.6亿元。通过“专业展”与“产业镇”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实现从传统展览向全产业链生态平台的迭代升级,充分彰显了“展产融合”的突出成效。
同时,东莞还秉持“展城共融”理念,将展会与全市文旅资源深度联动,成功将展会影响力扩展至全城,实现了文化、旅游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东莞(石排)动漫潮玩产业周、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联动东莞全市文旅资源打造的动漫潮玩嘉年华覆盖东莞各镇街,形成全民参与的热烈氛围,使本届展会成为兼具产业深度与大众热度的动漫潮玩盛宴。
通过持续完善设施配套、提升服务品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致力于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跑得畅快、玩得尽兴,把一场场活动的澎湃“流量”,沉淀为城市认同与消费的持久“留量”,让市民收获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
空间提质:主客共享构建宜居宜游城市新格局
迈入新阶段,东莞进一步将目光投向城市空间优化与体验升级。通过优化产业项目招引育环境,东莞全力打造新型文旅项目,推动“空间+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一批“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
东莞生态自然空间丰富,现有2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旅游景区15家。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蝶变,是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的典范。
华阳湖从被养殖场和化工厂包围的黑臭水体,通过关停121家污染企业、实施生态修复,焕新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23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不仅转型为全民共享的绿色空间,更成为了国家级赛事的举办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2023年起,东莞着力打造 “・莞” 城市公共空间品牌,建设集阅读、艺术、文创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将高品质文化服务延伸至市民家门口,让日常邂逅 “诗与远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或融合工业遗存、或结合艺术创作、或关联生态农业,已建成 61个。
此外,东莞还配套发布“・莞” 空间微旅行路线,进一步“将家门口的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以文化空间为节点串联城市亮点,借 “微旅行” 撬动 “大产业”,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于民。

“广东省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莲花山下·莞。
在商业文旅空间领域,东莞新晋文旅地标持续 “上新”,迅速崛起为城市新名片。
从世界首个以举重为主题的博物馆在石龙开馆,到“东莞记忆”首开区开放即火爆,日均客流近4万人次;从BOX篮球印巷构建“篮球+商业+潮流”新消费场景,到悠兰里ULAND、东实C park等艺术街区吸引年轻群体聚集。这些项目不仅颜值“出片”,更凭借内容实力强势“出圈”。
东莞正通过拓展文旅功能,重塑具有人文温度的公共空间,与“百千万工程”双向赋能,共同绘就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
产品创新:特色文旅IP激发消费新活力
步入历史文化名镇茶山,既可漫步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社明清古村落,也可深入牛过蓢古村落的绿美古树林,或畅游非遗潮玩市集,赏一场非遗表演、挑一件心仪潮玩。传统与新潮在此交汇,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寮步香市文旅集聚区内,莞香袅袅,为东莞铺开文化的静雅底色;不远处篮球馆中呼声沸腾,则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律动,一静一动,交织相融,共同勾勒出东莞文旅新业态的生动图景。

茶山牛过蓢古村落。
寮步镇与茶山镇,是东莞着力打造的两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镇。近年来,东莞充分挖掘各村镇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产业特色等,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力大的村镇文旅品牌。
南城咖啡文化节聚力打造“咖啡之城”全民盛宴、茶山“茶园游会”推动非遗焕新、东坑“二月二”巧妙玩转民俗、清溪赏花行演绎岭南春色、桥头荷花节勾勒盛夏清雅画卷……各镇街纷纷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出一系列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茶山“茶园游会”。
与此同时,体育赛事也成为镇街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凤岗镇“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黄江镇骑乐文化节、谢岗镇银瓶登山文化节、道滘镇畅游东江活动、常平镇斯诺克赛事等特色体育品牌持续涌现,展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通过持续培育特色IP、扩大“旅游+”辐射效应,东莞正逐步构建起“一镇一品”的文旅体协同发展格局,从而不断激活产业动能、提升文旅效能,走出一条以融合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文旅产业,正日益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百姓幸福感的新源泉。未来,东莞将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集聚地”,继续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引领,推动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
这座以文化为媒的岭南强市,正以更富活力、更具魅力的姿态,在 “百千万工程” 的长卷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罗靖瑜
统筹/策划:龚名扬
受访者供图
【作者】 罗靖瑜;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方观察|周周精彩不重样!东莞文旅激活“百千万工程”新动能